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1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特茅斯學院圖書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特茅斯學院在其1769年創始之初,即擁有一座圖書館,其館藏內容大部為宗教小冊子、啟蒙書籍、聖經及一些神學方面的教科書。其來源多為教徒捐贈,作為教化及指導當地印地安部落年輕的一代閱讀、書寫及其他的學習技巧讀物。
  創館初期,諸多限制。1779年制定圖書館規則,限學院師生及當地畢業生使用館藏,當時館藏量僅300冊,且限於週一和週二下午1點至2點開放。30年後出版首本印刷目錄,列出近3,000冊圖書,但其中1/3為複本。其開放時間於1828年曾一度縮減至每週一天,1849年才延長為每週4天。
  20世紀初期達特茅斯圖書館亦遭受經費拮据、空間不足的窘況,但隨即有戲劇性的轉...
  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服務學院為美國最早之圖書館學院。杜威(Melvii Dewey)於1887年創辦哥倫比亞圖書館經濟學院(School of Library Economy),1899年遷至Albany成為紐約州立圖書館學院,1926年重返紐約,與紐約公共圖書館之圖書館學院合併,而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服務學院。該院授予碩士學位,超碩士證書,以及博士學位。
  碩士學位之入學條件大致為:(1)獲得學士學位;(2)成續優良;(3)研究生能力考試成續優良。碩士學位須完成16門課。除獨立研究及博士研究課程外,每門均為3學分,總共48學分。其中5門為必修課:(1)圖書館及資訊學導論;(2...
  〔籌辦中央民族學院的試行方案〕是政務院於一九五○年所頒發關於開辦民族院校的第一個決定。方案中規定了中央民族學院的任務:為大陸地區各少數民族實行區域自治以及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培養高級和中級幹部;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問題,以及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發揚並介紹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組織和領導關於少數民族方面的編輯和翻譯工作。確定當時先設立軍政幹部訓練班、本科政治系與語文系,必要時可附設少數民族幹部子弟中小學。同時規定了招生的條件、學制、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等。該方案並要求建立研究部,下設若干個研究室,儘可能將各大學和國內各地研究有關民族問題的適當人才集中到民族學院。並規定中央民族...
加州理工學院(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獨立的私立學校。一八九一年,它以圖勃多元理工學院(Throop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名稱建校,於次年開始大學部的課程。一八九六年開始授予學士學位。一九一三年改名為圖勃科技學院(Throop College of Technology),於一九二○年正式應用目前的名稱。
  該校的管理委員會是由理事會組成。代議團的成員計有四十四位理事及一位行政官。行政組織的運作由副校長、教務長以及教職員長負責;管理、業務與財務方面,則由負責業務與財務的副校長與財務長監督管理。校務管理會與教師委員會(Faculty Board)平均每年開會五次。
大連海運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連海運學院是一所以海洋運輸類專業為主,兼設工程類和管理類專業的綜合性高等海運學校,一九六○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交通部。校址在遼寧省大連市凌水橋,占地約八百四十畝(1989年),校舍建築面積二十六萬平方公尺。
  大連海運學院的前身是上海航務學院和東北航海學院。上海航務學院的前身為南洋公學於清宣統元年(1909)設立的船政科,三年(1911)分出建立郵傳部高等商船學校,民國元年(1912)改為吳淞商船學校,二十八年(1939)在重慶辦學並改為國立重慶商船專科學校,三十二年(1943)併入交通大學,三十五年(1946)恢復吳淞商船專科學校,三十九年(1950)改名上海航務學...
  1592年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賜准成立的三一學院,當時就有證據顯示確有若干藏書和手稿存在,只是當時無圖書館之名;日期為1600年2月24日的圖書目錄,確實記載有30冊書及10分手稿屬於該學院圖書館所有。
  三一學院圖書館是愛爾蘭最大的研究圖書館,近四百年來,除了價購及各界捐贈之外,在1801年版權法(Copyright Acts)的規定之下,它也是英國及愛爾蘭的版權書受贈圖書館,有權向英國及愛爾蘭的出版商要求每一分出版品。除了3,000,000餘冊的圖書之外,它的手稿、地圖、及樂譜也是館藏的重點。
  該館扮演3個角色,身為大學圖書館,首先必須滿足三一學院的教職員及...
西南政法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南政法學院是一所高等政法學校;一九七八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司法部。校址在四川省重慶市沙坪壩,占地四百二十多畝(1989年),校舍建築面積十一萬平方公尺(1989年)。
  西南政法學院的前身為一九五二年建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由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兩校的法學院合併組成;隨後相繼調入重慶財經學院法律系和貴州大學法律系及政治經濟學系(法律組);一九五三年八月獨立建校,定現名。同年九月,雲南大學法律系併入;一九五八年五月,四川省政法幹部學校、重慶法律學校併入;一九五一年一月,學校與中央人民公安學院重慶分院合併,改名四川政法公安學院;一九六一年改名四川行政學院;一九六三年七...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時,原名為臺灣總督府新竹師範學校;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改為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第二部;並先後於民國五十四年八月改為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七十六年七月又改制為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院;至八十年七月改為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目前該校有教授二十餘人,副教授五十餘人,講師及助教約五十人。學院部學生有一千餘人,幼師科學生一百六十餘人,進修部學生約一千七百人。
  該校館藏圖書約二十餘萬冊,特色為教育、文學及藝術,而以美勞圖書最為豐富。
  該校於民國八十一年時設有初等教育研究所,及初等教育、語文教育、社會科教育、數理教育、...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築類學科為主的多科性高等學校;一九七八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國家建設部。校址在四川省重慶市沙坪壩沙北街八十三號,占地六百四十餘畝,校舍建築總面積二十三萬平方公尺。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於一九五二年,以重慶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等西南地區八所大專院校的土木、建築系(科)為建校基礎;初名重慶土木建築學院,一九五四年改現名。文化大革命期間,重慶交通學院曾於一九七二年併入,至一九七八年重新調出恢復原建制。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學年度,學校設有十個系,其中較著名的系有建築系、建築工程系、城市建設工程系、建築材料工程系等。建築技術科學、結構工...
國立師範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七年(1938)起,教育部創設了國立師範學院制度,規定師範學院以單獨設立為原則,或於大學中設置之。依此制度,若干教育學院均改為國立師範學院
  師範學院規定修業年限為五年,畢業後由學校授予學士學位,並由教育部給予中等學校教員資格證明書。另外,師範學院亦得設立各種專修科,修業年限三年;並且可附設中小學,藉供學生參觀與實習;亦得設第二部,招收其他大學性質相同學系之畢業生,授予一年之專業訓練,助其獲得教育專業智能。
  此外,師範學院並得附設下列各部門:(1)初級部:招收高級中學或同等學校畢業生,肄業年限三年;(2)師範研究所:研究期限二年,授予教育碩士學位;(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