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連結。《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等傳.贊曰》:「山西多猛,三明儷蹤。戎驂糾結,塵斥河潼。」《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傳》:「寇難未弭,曹叡驕凶,遼東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糾結,與之隔離。」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24~705)名曌,唐文水人(今山西省文水縣)。唐太宗時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崩後出家為尼。高宗立,復入宮,後立為皇后。高宗崩,臨朝稱制,旋廢中宗,而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恣為淫虐,大殺唐宗室,然富於才略,善用人,故名相輩出。晚年朝政日非,被迫歸政,中宗復位,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尋崩。諡「則天順聖皇后」,世稱為「武則天」。也稱為「武后」。
一目瞭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目了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徐問文中子1>好處與不好處。曰:「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瞭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注解〕 (1) 文中子:王通(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曾西遊長安,奏〈太平十二策〉,不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業者眾多,卒後門人諡曰文中子,相傳有《中說》十篇,內容多後學者所偽託。 (2) 瞭然:清楚、明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戰國時的一國,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朝代名:(1)(西元220~265)三國之一。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與蜀、吳並稱三國。有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甘肅,及陝西中部、湖北、江蘇、安徽北部等地。(2)參見「後魏」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國名:(1)戰國時的國家,為趙襄子所滅,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蔚縣東北。(2)五胡十六國鮮卑拓跋氏所建。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內蒙古一帶,後為前秦所滅。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隙,被免官賜死。 (2) 韓、魏: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二氏分晉,列為諸侯,韓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皆為秦國所滅。 (3) 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 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5) 踐:用腳踩踏;通過。 (6) 梁:指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  王維,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701年-761年),受人尊稱為“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目錄1 生平經歷2 學術3 評價4 著作5 作品 生平經歷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長江|江漢水|漢流域。File:Shi Jing.jpg|thumb|400px|《御筆詩經圖》 - 乾隆帝御筆寫本目錄1 成書過程2 體例分類2.1 風、雅、頌2.2 現存篇目2.2.1 國風2.2.2 小雅2.2.3 大雅2.2.4 頌2.3 賦、比、興3 毛詩序4 評價與影響5 詩經的開篇6 「四始」「五際」說7 文化8 簡帛本詩經9 參考文獻10 外部鏈接11 以上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幽深、陰翳。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1)春秋時衛地,約在今河北省濮陽縣東南。(2)春秋時宋地,約在今河南省睢縣。(3)春秋時晉地,約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