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柳暗花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形容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美景。語出唐.王維〈早朝〉詩。 (二)比喻在曲折艱辛之後,忽然絕處逢生,另有一番情景。語出宋.陸游〈遊山西村〉詩。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38>焉。 〔注解〕 (1) 太形王屋:山名。太形,「形」當作「行」,位於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王屋,在山西省陽城縣西南。 (2) 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 (3) 冀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兩省,及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4) 河陽:地名。春秋晉邑,在今河南省孟縣西。 (5) 北山愚公:神話傳說中欲移太形、王屋二山的老人。 (6) 且:將要。 (7) 懲:苦於。 (8) 塞:阻隔不通。 (9) 迂:曲折。 (10) 聚室:聚集在室內。 (11) 畢力平險:同心協力平定險阻,指移山。 (12) 指通:開通。 (13...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自從前兩年開了這個山西賑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強弩之末,我看不到幾時,就要停止的了。」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斯須︰片刻、短暫的時間。 (2) 抉眼:反目。抉,音ㄐㄩㄝˊ,挖。 (3) 河東:地約當在今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秦漢曾於此設河東郡,其後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稱為「河東」。 (4) 酆城:唐代豐城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混濁、汙濁。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渾。」宋.陸游〈遊山西村〉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有功績矣。」是行也,鄭伯將會晉師,門於許東門,大獲焉。 〔注解〕 (1)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欒書: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欒,音ㄌㄨㄢˊ。 (3) 蔡:春秋時國名,約位於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5) 申驪: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驪,音ㄌ|ˊ 。 (6) 沈: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安徽省阜陽市西北。 (7) 揖初:春秋時沈國國君,生卒年不詳。 (8) 知、范、韓:指知莊子、范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彷彿、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3.大陸地區山西省的簡稱。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4) 趙: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5) 璧:指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斑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魏裔介〈山西鄉試錄序〉:「勿採春華,忘秋實;勿工文藝,薄器識;勿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勿蘭芷其名,蕭艾其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