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ōu suǒ釋義︰即「搜索枯腸」。見「搜索枯腸」條。 01.清.陳宗達〈春日文子先生招同王大魯山西園限韻〉詩:「即今韻險等競病,催詩火急聊推勘;枯腸搜索鬥匠巧,斗室偃仰同眠蠶。」 參考詞語︰搜腸刮肚注音︰ㄙㄡ ㄔㄤˊ ㄍㄨㄚ ㄉㄨˋ漢語拼音︰sōu cháng guā dù釋義︰猶「搜索枯腸」。見「搜索枯腸」條。 01.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只覺得口內生煙。」 02.清.蒲松齡《蒲松齡全集.附錄.逃學傳》:「似這作文,搜腸刮肚,可待寫上什麼?」
當機立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山西通志.卷九○.名宦八.平陽府.李用質》:「李用質,山東濟寧人。崇禎十四年以進士任襄陵縣知縣。性慈祥,居官無赫赫名,而當機立斷,胥中肯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地名。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地名。春秋時晉邑,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爭先恐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國固必有尸盟者,楚為晉細,不亦可乎?」乃先楚人。 〔注解〕 (1)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爭先:爭執於歃血盟誓的先後。 (4) 狎:音ㄒ|ㄚˊ,更也,交換。 2、「恐後」:《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陸地區山西省太原市的別稱。
山窮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的盡頭。深不可測的溪谷,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後代比較通用是「山窮水盡」,所以陸游這兩句詩經常被改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卷一二中有一則「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為他喜歡把金子收藏在缸裡,所以人家稱他做「李八缸」。他在病...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槐里城。 (2) 饑:荒年。 (3) 糴:音ㄉ|ˊ,買入穀物。 (4)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5) 弗與:不給。 (6) 慶鄭:(?∼西元前538),春秋時晉國大夫。惠公四年晉饑,秦以糧助晉。次年秦饑,晉拒助之,慶鄭諫而無效。後秦伐晉,晉敗,惠公被俘,釋歸後,公乃殺慶鄭。 (7) 背施:忘記別人給予的恩德。 (8) 貪愛:貪物愛財,不與人分享。 (9) 怒鄰:得罪鄰國。 2、「樂禍」:《左傳.莊公二十年》冬,王子頹享五大夫,樂及遍舞。鄭伯聞之,見虢叔曰:「寡人1>聞之:哀樂失時2>,殃咎3>必至。今王...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徐問文中子1>好處與不好處。曰:「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瞭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注解〕 (1) 文中子:王通(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曾西遊長安,奏〈太平十二策〉,不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業者眾多,卒後門人諡曰文中子,相傳有《中說》十篇,內容多後學者所偽託。 (2) 瞭然:清楚、明瞭。
楚材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1>卿2>不如楚,其大夫3>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4>、皮革,自楚5>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注解〕 (1)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卿:職官名。古代指位在大夫之上的官爵。 (3) 大夫:職官名。歷代沿用,多係中央要職和顧問。 (4) 杞梓:音ㄑ|ˇ ㄗˇ,杞、梓皆為良木,比喻有用的人材。 (5)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