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秀才造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譏諷讀書人只懂得讀書,不會做事。《文明小史》第六回:「其時幕府裡也有個把懂事的人,就勸傅知府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
憤氣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忠貞適有憑。猿啼山不斷,鳶跕路難登。海岸出交趾,江城連始興。繡衣當節制,幕府盛威稜。勿憚九嶷險,須令百越澄。立談多感激,行李即嚴凝。離別胡為者,雲霄遲爾昇。 〔注解〕 (1) 膺:胸、內心。 (2) 長策:良好的計策。
招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招安,並使之投降。《三國志.卷一五.魏書.梁習傳》:「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
遊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幕府幕友的職務,即讀書人輔佐官衙做事。也作「游幕」。
三語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掾,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晉太尉王衍問阮修儒家與道家的異同,阮答以「將無同」三字,語意模稜兩可,但卻得到太尉的賞識,被聘為幕僚,世人遂稱其為「三語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多用為幕府官員的讚美詞。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宋.蘇軾〈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江東三語掾。」
行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行。《晉書.卷三三.石苞傳》:「崇穎悟有才氣,而任俠無行檢。」《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又翰林學士王著,乃世宗幕府舊僚,屢欲相之,亦以著嗜酒無行檢,遂不果用。」
源賴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47~1199)日本將軍,為復家仇,滅平氏。西元一一八六年,組織幕府於鐮倉,掌握軍政實權,為日本武家政治的肇始者。
明治天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852~1912)名睦仁,生於日本京都,為日本皇帝。在位初期,日本開始維新運動,推翻幕府統治,建立天皇專權制度。並實行義務教育、公布日本憲法、取消西方人治外法權等多項政策。死後葬於京都伏見桃山。
關原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幕府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日本的獨裁者豐臣秀吉染病之後數個月死了,也就發生了權力鬥爭。曾是豐臣秀吉盟友的德川家康就佔了上風;他的主要對手是曾為豐臣秀吉得力助手的石田三成,他對德川家康心懷怨恨。石田到處煽動,製造與德川家康的敵對情緒。1600年10月,內戰爆發,在日本中部的關原爆發大會戰。在關原會戰中,雙方各自出動了10萬之眾,但是德川家康的軍事謀略稍高一籌,因而節節獲得勝利。結果,德川家康大獲全勝。這次會戰結束日本長期內戰的局面,開始了江戶時期。不久之後,石田三成被處決,德川家康於1603年任命為
平康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長安地區妓女的居所。後比喻妓院。唐.孫棨〈北里志序〉:「諸妓皆居平康里,舉子新及第進士三司幕府,但未通朝籍,未直館殿者,咸可就詣。」也稱為「平康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