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幼兒教師培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幼教觀念可遠溯至孔、孟、荀及朱熹、王陽明等人,不過真正形成制度及設校則始自清光緒二十九年之〔奏定學堂章程〕中設立的蒙養院。蒙養院以附設於「各省府廳州縣以及較大市鎮」之育嬰堂、敬節堂內,經費由該堂等開支,專為保育三歲至七歲之幼兒。蒙養院規定每日授課不得超過四小時,師資由女子師範生擔任,課程主要為遊戲、歌謠、談話及手技四項,不過因師資素質欠佳,實施未臻理想。我國第一所幼兒教育機關,是由基督教傳教士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於武漢設立,同年吳朱哲女士自日本保姆養成所學成歸國,於上海創辦保姆傳習所。
  民國元年,〔師範教育令〕第十條第二項規定:(1)女子師範學校於附屬小學外,應設蒙...
寄宿制幼兒園(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宿制幼兒園為大陸地區幼兒園的類型之一。其特點是:(1)兒童整週在幼兒園寄宿,週末由家長接回,星期一復送入園(有條件的家長一週中亦可將孩子接回一至二次)。(2)幼兒園負責孩子的食宿、一般疾病護理以及衛生保健和教育工作。(3)日間活動與全日制幼兒園相同。(4)特殊工作內容包括:為兒童提供營養豐富的晚餐,保證兒童晚間有足夠的營養;安排好兒童晚飯後的活動,排除父母不在身邊的孤獨、寂寞感;照顧好兒童夜間睡眠,確保兒童健康、安全。  大陸地區的寄宿制幼兒園之歷史,可追溯至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等邊區創辦的寄宿制幼兒教育機構——保育院。當時凡屬外出工作或公務纏身的八路軍抗戰將士及工作人員的年幼子女,...
  〔幼兒園教玩具配備目錄〕是大陸地區指導和改善幼兒園教育條件的有關文件。由國家教育委員會於一九八六年三月頒發。該目錄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和全國統一的幼兒園教材(幼師用書)編製而成。其中將幼兒園教玩具分為體育器材、角色遊戲、結構遊戲、沙水、計算、美工、音樂、語言、常識、勞動工具及活動室專用設備等十類七十種,按一所幼兒園大、中、小三個班的規模最基本的用量計算配備數量。其中還列入了一些選配教玩具,以供幼兒園按比例增減配備數量和適當選購。
  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經大陸地區核准,是國家教育委員會指導下從事募集獎勵基金、獎勵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師活動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成立於一九八六年教師節。基金會的宗旨是表彰優秀教師的功績,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鼓勵他們終身從事教育事業,同時推動社會關心和支持教育,促進國家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基金會設理事會作為領導機構,理事由有關方面協商產生或調整,在理事中推選產生副理事長若干人及常務副理事長一人。一九九一年第五屆理事會共有理事八十一人,理事長王霞,副理事長周谷城、費孝通、雷潔瓊、周培源、錢偉長、蘇步青、張承先、郝建秀、柳斌、鄒時先。
  根據〔中國中小學幼兒...
  〔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是大陸地區有關幼兒園教學工作的文件。由教育部於一九五二年頒布,並於一九五四年作過一次修改。文件具體闡述了幼兒園大、中、小各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要點;規定了按年齡分班的學習期限:小班三至五歲,中班五至六歲,大班六至七歲;還規定了幼兒園各科教學的目的、內容、教學要點及設備要點等。
  其中規定幼兒園的課程設置為:體育,包括日常生活、衛生習慣、體操、遊戲、舞蹈和律動等;語言,包括談話、講述故事、歌謠、謎語;認識環境,包括日常生活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圖畫、手工,包括圖畫、紙工、泥工、其他材料作業等;音樂,包括唱歌、表情唱歌、聽音樂、樂器表演;計算,包...
幼兒教育方針(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教育方針指國家根據政治和經濟的要求,為實現幼兒教育目的所規定的幼兒教育工作總方向。內容包括幼兒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等。在大陸地區,目前幼兒教育方針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幼兒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2)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其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發展智力;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
  〔幼兒園暫行規程(草案)〕是大陸地區政府於一九五二年三月頒發的關於幼兒教育的規章。規章對幼兒園的任務、培養目標、領導體制、設置與類型、規模和編制等作了如下具體規定:
1.幼兒園的任務是教養幼兒,使他們的身心在入小學之前獲得健全的發育,同時減輕母親對幼兒的負擔,使母親有時間參加政治生活、生產勞動、文化教育活動等。2.培養目標主要為:(1)培養幼兒基本的衛生習慣,注重其營養,鍛鍊其體格,保證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2)培養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語言的基本能力,增進其對環境的認識,以發展幼兒的智力;(3)培養幼兒愛國思想、國民公德,和誠實、勇敢、團結、友愛、守紀律、有禮貌等優良品質和習...
幼兒期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期體育是以學齡前的幼兒為對象的體育活動;狹義的幼兒體育以三至六歲的幼兒為中心,廣義的幼兒體育則包括了出生至六歲前的幼兒體育活動。
  德國及日本特別重視幼兒之身體活動,有計畫的實施幼兒體能訓練,因此他們的幼兒顯得健康快樂。
  我國於民國六十四年(1975)教育部公布之〔幼稚園課程標準〕中,幼兒體育的前二項為「健康」及「遊戲」,而在幼稚教育目標之前三項,亦以增進幼兒身心健康、培養幼兒良好之習慣、發展幼兒潛在能力為主,足見政府對幼兒體育工作的重視。
  幼兒教育之父,亦為幼稚園教育之創始人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
幼兒師範班(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師範班是指大陸地區附設在普通師範學校或職業高級中學內的幼兒教育師資培訓機構。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二至三年。在學習部分高中課程的同時,學習幼兒師範專業的基本課程,注重音樂、體育、舞蹈及美術的訓練。主要為工廠、農村、街道、企事業單位培育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資歷(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教師資歷指成為幼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要求。大陸地區在不同時期對幼兒教師資歷的規定有所不同,一九五一年規定幼兒教師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幼兒師範畢業;師範學校或高級中學畢業,並受過短期幼兒教育專業訓練;具有相當於初級中學畢業的文化水準,並受過一年以上的幼兒教育專業訓練;或曾任幼兒園見習教師兩年以上並經考核及格。在一九八三年九月教育部頒發的〔關於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的幾點意見〕中,對農村幼兒教師的要求為:思想品德好、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者。一九八六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關於進一步辦好幼兒學前班的意見〕中提出:學前班的幼兒教師由應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思想品德好,具有高...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