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4.23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辭不達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用的言詞無法確切表達心意。如:「他太緊張,說起話來辭不達意。」也作「詞不達意」、「辭不意逮」。
千頭萬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不時寫文章上書皇帝,希望能獲得重視。但終其一生都未如願,最後抑鬱而終。這篇〈自試令〉就是為了表達心意所寫,文章中自述近期的遭遇,指出受到王機、倉輯等人的誣蔑,被降罪貶謫,回到自己的屬地,安分地過日子。不料仍然受到王機等人的百般刁難,身邊大小事搞得焦頭爛額。雖然如此,對國家王朝仍忠心不二。日前皇帝駕臨,與我重拾舊歡,還有豐厚的賞賜,我無以為報,只有繼續堅守效忠的心志。所以寫下這篇〈自試令〉,並貼在門上,以告天下。其中「千端萬緒」是曹植用來描述自己的處境,受王機等吹毛求瑕,百般刁難。「端」與「緒」都是指絲的線頭,用絲線的錯綜複雜表示事情的繁多。後來「端」就改成「頭」,「千頭萬緒」這句成語就從這...
稱心如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合乎心意。《糊塗世界》卷五:「但是這個貴州,十分瘠苦,處萬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無一樣能夠稱心如意。」也作「趁心如意」、「稱心滿意」。
寫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抒發心意。《戰國策.趙策二》:「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期。」唐.李白〈扶風豪士歌〉:「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外強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秦晉兩國交戰,晉惠公親自領兵上陣。出發前,卻選了四匹鄭國進獻的小馬駕車,朝中大臣慶鄭便勸他說:「古來遇到像戰爭這樣的大事,一定用本國出產的馬匹駕車,因為牠們和人生在同一片水土上,而知道當地人的心意,所以願意接受他們的調教,且熟悉他們駕馭的方法,隨便你怎樣導引牠,都沒有不如人意的。如今駕著外國的產物從事戰爭,等牠們一害怕起來,就會與人意相違。狂亂而煩躁,於是血液加速周身運行,使血管膨脹而青筋暴露。雖然從外表看起來非常強壯,內在卻已氣力衰竭。這時叫牠前進後退牠們都不肯,叫牠周折旋轉牠們也不能。那時君一定會後悔的。」惠公不聽,駕著小馬,與秦軍戰於韓原,車馬竟陷在泥濘裡動彈不得,被秦人俘虜。...
憐香惜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是豪華之輩,酒色之徒,但知買笑追歡的樂意,那有憐香惜玉的真心!」花魁美娘對賣油郎秦重表明想要嫁他的心意,認為比起那些王孫、富家公子,秦重是個懂得憐香惜玉能夠珍惜愛護她的人。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忙說很好。」《孽海花》第三一回:「彩雲本在那裡為難這事,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很歡喜的道:『那是再好也沒有了。』」也作「正中己懷」。
忠心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憤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神魂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恍惚,心意迷亂。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煩絮得神魂顛倒,心恍恍睡魔催。」《老殘遊記》第二回:「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書無不神魂顛倒。」也作「夢魂顛倒」。
從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作「隨心所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