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4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想當然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語末助詞,無義。想當然耳表示雖然未必真的有這種事,但是推測它必然如此。《後漢書.卷七十.孔融傳》:「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宋.龔頤正《芥隱筆記.殺之三宥之三》:「東坡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有云:『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以問蘇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休戚相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間的關係密切,憂喜與共。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我想許多功臣,其中只有將軍是天子的至親,必然有個休戚相關之意,故請你來商量。」《鏡花緣》第六回:「今日大家既來祖餞,都是休戚相關之人,將來設有危急,豈有袖手之理?」也作「休戚相共」。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天地》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道諛之人也。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眾也,是終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道諛;與夫人之為徒,通是非,而不自謂眾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1>。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
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式為一種有目的、有意義、有系統之程序。教學必然也要注重教學模式之應用。教學方法,亦即教師善用適當的材料,有系統、有組織地去引導、刺激、鼓勵和指導學生們,以達到預定學習目標之程序。有效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及好的學習態度,更能使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樂在其中。教學雖因目標、內容、對象、時間等因素之不同,而有不同方法與技術,但仍有一定的模式:1.教學目標(instruction objectives):教學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所預期要達到之教學效果。亦即教師預定學生在經過教學歷程後,所要達到的學習效果。2.認識學...
孤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孤立無援。《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挾孤獨之位,故不能自免於嫉妒之人也。」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王三老道:『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還璧。但吉人天相,令郎尊恙,終有好日,還要三思而行。』」
偶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慣例、必然、常常、經常、時常
友善校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園4. 體現生命價值的安全校園5. 創造普世價值的學習環境倡導友善校園基於人文的關懷,更是時代潮流下必然的結果。政府和學校有責任提供學生安全且溫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友善校園英文關鍵字:friendly campus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28-29,臺北市: 高等教育。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癥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是「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後來更舉出...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借鑒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藝術特色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且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