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9.18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昏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心情緊張、悲痛或疾病大量出血而暫時失去知覺。如:「她一聽到這個壞消息,就悲傷得昏厥倒地。」
組織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Woodward& Bucholz,1987),其說明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四個反應:否認、生氣、悲傷、適應。每個步驟的時間間隔不一,有些人會停滯其中。(註一)改變態度或角色:不一定兩者都要具備,基本兩者會衝突,最佳方式為採取兩者互相支援。態度取向方法(Attitude-Centered Approach)涉及態度的改變和具說服力的價值觀、訓練課程、建立團隊活動、文化變革課程,期望可以造成行為改變,對組織有利之效果;角色取向方法(Role-Centered Approach)則涉及工作角色變革,包括重新規劃工作流程、職...
悲喜交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歡喜相繼而來。如:「看見兒子歷劫歸來,卻身負重傷,父親不禁悲喜交加。」
病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床。[例]眼看親人纏綿病榻而束手無策,他內心無比悲傷
哀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悲傷或痛惜的感嘆詞。《禮記.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三國魏.曹植〈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
悽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慘痛。唐.武元衡〈同洛陽諸公餞盧起居〉詩:「蕭條寒日晏,悽慘別魂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聽他言詞中間,帶些悽慘。」
悲不自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度悲傷而無法承受。漢.荀悅《前漢紀.卷三○.平帝紀》:「太后因號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勝。」《清史稿.卷四八○.儒林列傳一.胡方列傳》:「潼悲不自勝,自是絕意進取。」
冷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冷漠、毫無感情。[例]面對親人的過世,他一點也不悲傷難過,真是個冷酷無情的人。
忉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漢.李陵〈答蘇武書〉:「異方之樂,秖令人悲,增忉怛耳。」三國魏.王粲〈登樓賦〉:「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
悲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憤怒。《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董祀妻》:「後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於是董承取衣帶詔令觀之,玄德不勝悲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