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門戶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袒自己所屬門派的學說或理論,對其他門派則有偏見。清.敬《明儒學案.條辯序》:「是以先生于河東三原,均有微辭,而姚江之說則必遷就之以成其是。一遷就不得,則再遷就三遷就之,此則先生門戶之見也。」
伏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俯身思想。是下對上的謙敬之詞,多用於奏章、書信。《文選.楊.報孫會宗書》:「伏惟聖主之恩,不可勝量。君子遊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文選.李密.陳情表》:「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簡在帝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皇帝所知曉、賞識者。《元史.卷一六七.王傳》:「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他老大人官聲甚好,早已簡在帝心,將來潤翁引見之後,指日就要放缺的。」
潰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敗。元.王〈東征〉詩:「前徒即倒戈,潰敗如山崩。」
吳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目錄1 生平2 特點3 作品4 著作 生平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家境清寒,勤奮好學。天監初年,柳任吳興郡太守,召為郡主簿。後由臨川王蕭宏推薦,受梁武帝重用,曾私撰《齊春秋》,書成奉呈武帝。書中提到武帝曾是齊明帝的佐命之臣,武帝不悅,下令將書燒毀,並將吳均免職。吳均史學著作很多,均已散佚。文章以描寫山水景物見長,「清拔有古氣」,時人多效法,有「吳均體」之稱。不久,奉詔修《通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訖南朝齊。普通元年(520年),書未成而卒。 特點吳均善於以...
不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整理。《文選.楊.報孫會宗書》:「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火燒烤食物。《詩經.小雅.六月》:「飲御諸友,炰鱉膾鯉。」漢.楊〈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
危於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危如累卵」。見「危如累卵」條。01.《戰國策.秦策四》:「當是時,衛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曰:『吾將還其委質,而朝於邯鄲之君乎!』於是天下有稱伐邯鄲者,莫不令朝行。」02.《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飽永郅列傳.申屠剛》:「自漢興以來,誠未有也。國家微弱,姦謀不禁,六極之效,危於累卵。」 
縱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隨心所欲」。見「隨心所欲」條。01.元.王〈與左山商公論書序〉:「如楊少師維摩等帖,天真爛熳,上法二王,下與魯公爭衡,至縱心所欲,皆寓正筆而不踰矩。」
弩張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忠方講兵都肄,護軍王咸謂忠謀久不發,恐漏泄,不如遂斬使者,勒兵入。忠不聽,遂與歆、涉會省戶下。莽令責問,皆服。中黃門各拔刃將忠等送廬,忠拔劍欲自刎,侍中王望傳言大司馬反,黃門持劍共格殺之。省中相驚傳,勒兵1>至郎署,皆拔刃張弩。更始將軍史諶2>行諸署3>,告郎吏4>曰:「大司馬5>有狂病,發,已誅。」皆令弛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注解〕 (1) 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2) 史諶: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