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札手舞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手腳張開,不停的舞動。《孤本元明雜劇.雙林坐化.第一折》:「好一個配猴兒日的,札手舞腳的,恰便似個活螃蟹。」也作「扎手舞腳」。
粗手粗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笨拙,動作粗魯的樣子。如:「那個搬家工人做事粗手粗腳,動不動就打翻東西。」
指雞罵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拐彎抹角的罵人。《紅樓夢》第七一回:「乾看著人家逞才賣技辦事,呼么喝六弄手腳,心裡早已不自在,指雞罵狗,閒言閒語的亂鬧,這邊的人也不和他較量。」也作「指桑罵槐」。
唐氏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因染色體異常所造成的病症。患者的特徵是身材矮小、鼻梁短而扁、手短而寬,手腳的第一、二指間隙很大,有某種程度的智障。如:「根據統計,高齡產婦生下具有唐氏症的嬰兒機率比一般產婦高。」
無所措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不知道該放何處。形容沒了主意,不知道該怎麼辦。《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至乃陪僕告其君長,子弟變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無所措手足。」宋.蘇軾〈論綱梢欠折利害狀〉:「兵恃食,食恃漕,漕運一虧,朝廷無所措手足。」
拘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手腳抽筋的病症。或讀為ㄐㄩ ㄌㄨㄢˊ jū luán。
無所措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產生,刑罰就因失去依據而不能輕重適中;刑罰失當,人民舉手投足都容易犯錯,就會惶恐終日,不知如何安放手腳。」孔子所講的此一席話,見於《論語.子路》。後來「手足無措」這句成語,就從孔子所說的「民無所錯其手足」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產前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器官。第4周,胚胎體長約0.5公分,有小尾巴及小臍帶。大約第22天心臟開始跳動,肺,肝,肩,軀幹,手腳更具體化,手指腳指顯現出來,內臟漸次長成,也慢慢開始運作,中樞神經系統亦初具運作能力。第二個月(8周)結束時,胚胎約長成2.5公分長,一公克重。在這小小胚胎裡,人體各部器官皆也成形,並已能運作。胚胎期中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與器官市人體成形最重要的階段,此時落在孕育過程中出現了任何差錯,都可能造成孩童未來的缺陷或是流產。(註1) 胎兒期在第三個月開始以後,胎兒已經漸漸具有動作的能力,會對刺激作出踢繳,握拳等反應,第三...
大拇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的第一個指頭。如:「他伸出大拇指表示讚許。」也稱為「拇指」。
來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能力、有本事。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這廝手腳倒也來的。我與他纏什麼?我自尋那王臘梅姊姊去。」《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是那裡人?肚兒裡可不知來的來不的?」也作「來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