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尼拉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尼拉草目錄1 基本資料2 介紹2.1 莖2.2 葉2.3 花2.4 果實2.5 應用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基本資料學名:Zoysia matrella (L.) Merr.英文名:Manila Grass、Japanese Carpet Grass別名:馬尼拉芝、台北草、菲律賓草、半細葉結縷草、溝葉結縷草、馬尼拉結縷草、斗六草等植物分類:禾本科(Poaceae)結縷草屬(...
|
拉力,張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圖所示之構材,所加軸向拉力與斷面垂直,或某剖面所受內力與剖面垂直,且使分子間產生相互拉的應力時,則稱此構材受拉力,或任一斷面受拉力,其拉力之值為P。
|
鄧肯,伊莎朵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是美國的舞蹈家和教育家,被譽為現代舞之母,1877年生於舊金山。在學習了三節芭蕾課之後,她發出芭蕾一點都不美的論點,1883-1887年決定按照自己的方式,師法大自然起舞,並在社區教舞維生。1896年參加奧古斯丁.達利(Augustin Daly)的劇團,首次登台扮演芭蕾舞劇《仲夏夜之夢》中仙女的小角色。1897年到倫敦在一些貴族家庭或藝廊發表個人作品,曾配合孟德爾松《春之頌》的音樂表演了獨舞。1900年在巴黎她發現了一條運動法則,她認為一切動作的原動力起源於胃後方的太陽神經叢,她說這種原動力就是心靈的反映。往後她創辦舞蹈學校的精神,就是根植在這種發現的基礎上。接著跟隨洛依.富勒(Lo...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詹宏志譯《死亡與童女之舞》1977、田景遙譯《美國的舞蹈》1974。
|
雷可拉-華格納古典制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可拉-華格納古典制約理論目錄1 前言2 學說假定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雷可拉與華格納已創設完成一種古典制約理論,不僅可用以解說阻礙作用的現象,也可解說許多其它古典制約的現象。就某種意義言之,雷可拉-華格納的古典制約理論是建立在本章前面所討論的艾格與米勒的著作之上。艾格與米勒以及雷可拉和華格納的主...
|
拉拉扯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處事不乾脆俐落。如:「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可別再拉拉扯扯,耽誤時效。」
2.親暱的牽挽。《紅樓夢》第三一回:「晴雯說:『怪熱的,拉拉扯扯的做什麼!』」《孽海花》第一六回:「人家孩子面重,你別拉拉扯扯,臊了她,我可不依。」
|
拉丁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六、七世紀由埃特魯斯坎字母發展的拼音文字,原用以記錄拉丁語。古典拉丁語有二十三個字母;至中世紀,分化增至二十六個字母。由於各種歷史條件,拉丁字母成為歐洲多數語言的文字基礎,近代更傳到美、非、亞、澳諸洲,廣為當地無字民族採用。
|
拉午耳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份1與成份2混合形成理想溶液,依拉午耳定律: 式中,p1與p2分別為成份1與成份2的蒸氣分壓; 分別為純液體1與2的飽和蒸氣壓;x1與x2分別為成份1與成份2的莫耳分率。則此理想溶液的總蒸氣壓為: 在此理想溶液內,成份1與成份2分子間的引力,等於成份1與成份1、或成份2與成份2分子間的引力;但大部分的混合溶液都非理想溶液。 溶液中若有非揮發性的溶質加入,則溶液的蒸氣壓應比溶劑的蒸氣壓低;當溶液中溶質的濃度很小時,溶液的蒸氣壓等於純溶劑的蒸氣壓乘以溶劑的莫耳分率,這是拉午耳定律的另一種說法。設 是純溶劑的蒸氣壓,x1是溶劑的莫耳分率,則溶液的總蒸氣壓p為: ...
|
拉丁民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定居義大利半島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歐洲大陸遷來的印歐人。使用印歐語系的拉丁語。
2.泛指受拉丁語和羅馬文化影響較深的操印歐語系語言的民族,如義大利、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
柯柏—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柯柏(Cubb)與道格拉斯(Douglas)兩位經濟數理學家以生產函數(投入、產出二者質量之改變)計算經濟成長率,後來經濟學家戴納森(E.F. Denison)則採用此生產函數計算教育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也就是說,將「教育」視為一項投入(input)因素,看產出(output)有何改變。
柯柏—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之公式為: Q=AKαLβ (1) logQ=logA + αlogK + βlogL (2) 其中:Q為實質產出水準 A為常數項或非固定項 K為資本儲存量 L... |
肌肉拉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拉傷之學名叫「勞損」。大多是由突發性劇烈動作使得肌肉過度伸展,造成肌束斷裂或肌腱拉長崩裂。例如快速彎腰拿起極重的物件、勉強舉手拿置放在高處的東西、滑倒、劈腿(兩腿叉開平貼地面的動作)等都會造成局部肌肉的拉傷。常見的拉傷部位有腰背部、頸部及腿部。
下背部肌肉拉傷:由於身體姿勢不對,舉重物或推重物時,背部肌肉單獨著力因而受傷。受傷當時急性劇痛,這種疼痛還可能傳達到腿部肌肉,若不中止,則會有逐漸加重的僵硬感和疼痛。傷者若無人扶持,往往無法行走或轉動身軀。有時在無形中受傷而傷患根本未曾察覺,當身體作某一動作時,疼痛得幾乎癱瘓下來。 腿部肌肉拉傷:又稱「網球腿」或「高...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