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太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更多的名望;即使該研究和之前研究案結果類似,或者和其他學者有相同結論,仍然獲得較大的聲譽回響。莫頓探究如此效應的社會心理條件和產生機制,發現享譽國際的科學研究者會透過他們原本就具有的學術地位,以及其所開發的研究觀點的重要價值,甚至是他們在先前的成功,而受到的社會肯定之中建立的自信心,去強化學界或社會的焦點聚集功能。(註1)宏觀社會學上的馬太效應,在社會選擇的淘汰過程之中,很明顯的發生在現有的教育體制,名校不斷地區得資源,進而持續招收最精銳的學生,以及發表最受矚目的研究。社會學中的馬太效應關注的是,在財務資本以及社會資本...
追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溯探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贓物證見俱有了,望相公追究真情則個。」《紅樓夢》第六九回:「張華父子妄告不實,懼罪逃走,官府亦知此情,也不追究,大事完畢。」
藍腹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野鳥羽毛圖鑑152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註4:愛戀台灣,探究台灣特有種鳥類13及14頁,姚正得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02年12月出版。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7088
點對稱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了解所謂中心點的含意。 判斷點對稱了解點對稱之名稱意義後,老師可提供一系的圖形,來讓學生做判斷,探究其是否為點對稱圖形,並且同時引導學生找出對稱中心在哪。透過此教學過程,可檢驗學生是否了解,並且可加深學生對於點對稱的熟悉度。 發現點對稱之性質對於點對稱的圖形而言,其特徵為對稱點的連結線過對稱中心且會被平分,舉例而言,畫一條過對稱中心的線,而將此線延長後相交於圖形上的兩邊,因而產生相交的兩點,而此兩點則稱為對稱點,並且可讓學生量量此兩點與對稱中心的距離,將可發現其距離為相同,因此可歸納出平分的概念。 完成點對稱圖形瞭解...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載一時」的「千載」指時間的長久,「一時」指一次的機會。千年才有的一次機會,當然相當難得。若探究來源,在比較早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類似的用法。《戰國策.楚策四》中就有「百代之一時」一語。故事是說:戰國時,楚考烈王曾賜給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帶的封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1-2-2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1-2-4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1-4-1覺知人類生活品質乃繫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環境概念知識2-1-...
刨根問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問根由,探究底細。也作「追根究柢」。
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果。由於某些孩子無法在一般學習步調或程度的教室中學習,在1904年,法國教育部長成立的一個委員會來探究如何決定什麼樣的孩子應該被安置在特殊的教室中。為了解決法國學校的需求,Binet和他的同事Theodore Simon研發出第一個智力測驗。 智力商數今天許多心理學家使用更新版的比西量表,這份量表會得到量化的分數,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智力商數(Intelligent quotient, IQ)。透過每位學生所測得的分數,可以與智力的平均值和標準表現來做比較。 定義在1921以及1986年,有兩組專家被要求去定義什麼是智...
XY理論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XY理論學派2 理論原則3 X理論4 Y理論5 參考資料 XY理論學派 理論原則麥理格(Douglas MaGregor)為此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應從人性的觀點去探究組織內的管理方式及問題,其假設論點與傳統的理論有極大的差異存在,可以說顛覆掉傳統的某些觀點。而麥理格又將傳統的理論與其自己的理論作了區分,而其代名詞即為X與Y,其中X代表傳統時期的理論原則,稱為X理論,另外Y則代表麥理格自己的理論原則,稱為Y理論,有此可知,其X與Y實質上只是個簡稱代號而已,並非具有甚麼特別的含意。 X理論此理論學派為傳統的觀點,...
結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構理論(structural framework)密茲伯(Henry Mintzberg)的結構理論對於探究科層體制提供了另一個研究架構。它將結構簡單視為一個組織將其人力分為工作和達成協調的方式(Mintzberg, 1979)。因此,他提出五種協調機制(mechanisms)作為組織監視控制和工作的基本手段。茲將密茲伯結構理論扼要說明如下(Hoy & Miskel, 1987):1.五種協調機制(1)相互適應(nutual adjustment)-成員透過非正式溝通來協調,然後相互適應。(2)直接視導(dir...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