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09.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梅蘭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3~1961)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興,當代京劇名伶。生於北京梨園世家,早期從吳菱仙、秦稚芬習青衣旦角,以天賦特優,技藝絕倫,馳名全國。爾後對旦角唱腔、念白、音樂、服飾、舞蹈等進行革新創造,為旦角表演藝術另闢新路,在京劇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曾三度出國,前往日、美、前蘇聯及歐洲各地表演,美國洛杉磯波摩拿學院及南加州大學均贈予文學博士榮銜。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
跳繩運動的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計時計次,發展為輕快優美的花式跳繩動作,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跳繩逐漸演變成一項頗吸引人的民俗運動表演藝術。
鴻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鴻鴻,,本名閻鴻亞。詩人、導演與藝術家。 一九六四年生於台南。板橋高中、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曾任《現代詩》、《現在詩》與《表演藝術》主編,並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2008年度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文學傑出獎。曾為唐山出版社主編「當代經典劇作譯叢」。1994年創立密獵者劇團,迄今擔任三十餘齣戲劇、舞蹈、及歌劇之導演。2004-08年擔任台北詩歌節之策展人。其兄閻鴻中為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2008年創立《衛生紙詩刊+》,2009年創...
當家小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走紅且受重用的年輕男演員。如:「他演技精湛,是這個劇團的當家小生。」
行政院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音樂發展計畫,行銷客家音樂、培育創作歌手並輔導優質藝文團隊,透過傳統戲曲徵選及巡演活動,提升戲曲表演藝術涵養,傳承並開創傳統戲曲的新命脈。未來將積極推動「客家文藝發展計畫」,辦理「客庄十二大節慶」、「客家桐花祭」、「六堆嘉年華及六堆運動會」及「a-ha客家藝術節」等大型活動,籌劃首齣創新製作之「客家兒童音樂劇」,並補助各機關、學校及社團辦理客家學術文化活動,提升客家文化的創新價值。建構客家知識體系平台 首創「客庄文化資源普查」 奠定客家研究堅實基礎「客家學」在國內學術領域方興未艾,為廣泛建構台灣客家學術研究根基,積極設...
實驗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實驗方式尋求、開拓戲劇表演藝術的劇場活動。舞臺藝術工作者可自由發揮創造,不斷的求新求變,以開拓不同的演出形式,發掘觀眾潛在的趣味。因其詮釋空間很大,故劇場本身和觀眾,都在接受考驗和挑戰。
劇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等表演藝術的演出場所。以舞臺和觀眾席為主體,通常分為露天和室內兩大類。中國唐代以前,歌舞百戲多在廣場演出,至宋、元時,隨著經濟的發展,才出現了營業性的劇院,稱為「勾欄」、「瓦棚」、「瓦舍」。後歷代各有沿革,不同地區亦出現各具特色的劇院,但舞臺多以三面向觀眾,且只有一層。國外最早的劇場出現於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為利用山坳的自然地形開鑿而成的露天劇院。十六世紀初始有鏡框式的舞臺,後逐漸發展為現代規模的劇院。也稱為「劇場」。
音響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戲劇或及其他表演藝術的創作手法。運用專業器具和技巧,摹擬或再現各種聲響,如風聲、雨聲、馬啼聲等,增加表演環境的真實感,以烘托氣氛,增強藝術感染力。也稱為「音效」、「音響」。
登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舞臺表演。如:「演藝人員常隨片登臺作秀。」
用非所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上所用的技藝知識並非原本學習的。如:「他是學醫的,卻投身於演藝事業,用非所學,真令人費解。」也作「學非所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