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坐針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晉朝時的杜錫,是個忠誠正直的人,年輕時便享有盛名,後被指派為太子舍人,跟隨在愍懷太子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愍懷太子生性散漫,終日逸樂,不思上進,杜錫常常苦心勸諫,太子非常厭恨,就命人把針倒插在杜錫常坐的氈子裡,讓他一入座就被針刺得流血,根本無法安坐,也不敢聲張。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如坐針氈」,用來比喻身心痛苦,惶恐難安。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異經》大約是一本漢代的小說。此書是在《山海經》的影響下產生的,不論是在內容、筆法等各方面都有意模仿《山海經》,只是作者另外添加了神仙方術和儒家思想的觀念在其中。《神異經》記載了一段故事:西方邊遠的地方有一些人,他們不必閱讀傳統的典籍巨著,但行為思想,卻能合乎禮儀規範。天神賜給他們衣服,男的穿著紅色衣服,白色腰帶,戴著帽子;女的穿著綠色衣服,戴著華麗的首飾。這些天衣不是用一般凡間針線縫製,所以都沒有縫痕。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天衣無縫」,用來比喻詩文渾然天成,沒有斧鑿痕跡;亦用於比喻事物或計畫周密完美,沒有一絲破綻或缺點。
立雪神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哀悼師長喪的輓辭。
蕭規曹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而曹參沿用蕭何訂下的法度,無所更動,因此為政者當清淨無為,而人民生活即能得到安定。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蕭規曹隨」,漢代揚雄〈解嘲〉一文即用了這句話,後多用來比喻後人依循前人所訂的規章行事。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朱是戰國時的思想家。有一天,他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鄰居請鄉裡的人分頭去找,也來拜託楊朱派僕人去幫忙。楊朱驚訝地說:「只不過是走失了一隻羊,為何要這麼多人去找呢?」鄰居說:「因為岔路太多,只好多請一些人分頭去找。」後來大家都空著手回來,楊朱問說:「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追一隻羊,還找不回來?」鄰居回答說:「因為岔路太多,在每條岔路上又各有許多小岔路。我不知羊兒走到那條岔路裡去了,所以找不回來。」楊朱由這件事深深感到:求學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就有可能像鄰人走失羊一樣,再也找不回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歧路亡羊」,用來比喻事理繁雜多變,求道者誤入迷途,而終無所成。
老嫗能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詩人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作品平易近人。據《冷齋夜話》記載:他每作好一首詩,都會讀給一個老婦人聽,如果老婦人聽得懂詩的意涵,就收錄;如果不懂,就再修改。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嫗能解」,用來形容文字通俗明白,淺顯易懂。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到非常的羞愧。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終南捷徑」,用來比喻可以達到求官、求名、求利的便捷途徑。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感動,就讓樂昌公主回到徐德言身邊,這對夫妻終於能夠重新團圓。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破鏡重圓」,用來比喻夫妻離散或感情決裂後重新團圓合好。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流傳後世甚廣,因此「知音」一詞就用來比喻知心的朋友。而文中「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二語,就被濃縮成「高山流水」,用來形容樂曲的高妙,後來也因這段故事,而用它來比喻知音。
殺雞取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索寓言》裡有一則小故事,敘述一個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他們本來養了一隻母雞,每天都會下一顆金蛋,便以為這隻母雞的肚子裡藏有一大塊金子。為了得到金塊,農夫和他的妻子把母雞殺了,結果卻發現牠肚裡什麼都沒有。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不但沒得到那塊金子,卻連原本每天可得的金蛋都沒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殺雞取卵」,用來比喻為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