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29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翼手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類似鳥的爬蟲類。前肢和身體之間有一層薄膜,能飛行,頭長,嘴尖,尾短。生存於侏儸紀與白堊紀時期的古生物。
始祖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始祖鳥目。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鳥類,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大如烏鴉,形狀介於鳥類與爬蟲類之間,被視為爬蟲類進化到鳥類的過渡型。其特徵為全身覆蓋羽毛;兩鶚布滿細小又尖銳的牙齒;每邊翅膀上各有三個爬子、蜥蜴般的長尾巴上有二十節脊椎骨,每節附生一對尾羽。牠的前肢和尾巴有助於飛行,但由體型構造和生理情況看來,亦只能作初步短距離的飛行。其化石在十九世紀時,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侏羅紀晚期地層中發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蝳蝐:動物名。即玳瑁。脊椎動物爬蟲類。背甲黃褐色,有美麗斑紋,可做裝飾品。
梁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蜥龍目蜥腳亞目。為侏羅紀時大型脊椎動物,形狀略似大袋鼠,體長可達三十公尺。頭部小,齒圓鈍,以柔嫩植物為食。為已知最大最長的恐龍。
象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龜鱉目龜科。背甲直徑可達一點七公尺,為世界上最大型的龜。背甲中央穹起,鱗十一枚,具斑紋,緣鱗在兩旁各有七枚,緣鱗前部中央有一枚頸鱗,後部中央有臀鱗。頭大頸長,可抬高一公尺。皮堅韌,略皺,色多青黑。棲於河濱,食魚、蟲、雜草。
飛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有鱗目。距頭處有兩翅,如蝙蝠,飛食小蟲,亦能齧人。
豬婆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大型爬蟲類。長約二公尺餘,穴居於池沼底部。為中國大陸特產動物。參見「鼉」條。
觭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蟲綱鳥盤目中的一類。為四腳步行的草食恐龍,頭大,體型笨重,頭骨後部骨骼發達,延伸到肩部,類似護庇,鼻子及眼睛的上方或兩側有角。四肢粗壯,善奔走。出現於白堊紀後期,現已絕種。
卞氏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恐龍類。身體構造與哺乳動物相似,在大陸地區的雲南祿豐三疊紀地層中,曾發現其化石。
白花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響尾蛇科。頭呈三角形,似犁頭狀,吻尖,鼻反鉤。頭為黑褐色,背部灰白,體側有三角形黑紋,而腹部為白色,但多黑斑。其具劇毒,相傳被咬後越五步或百步即死,故稱為「五步蛇」、「百步蛇」。或謂其產於湖北蘄春縣者可入藥,故稱為「蘄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