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9.4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互了解而友誼深厚的人。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操縱、支配。如:「控制」、「遙控」。唐.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董西廂》卷七:「沉醉東風裡,控驕馬,鞭裊蘆花。」
請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南越與漢和親,武帝派終軍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入朝歸順。終軍自己請命,願意接受此任務,必使南越王來朝。典出《漢書.卷六十四下.終軍傳》。後比喻自請從軍。唐.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宋.劉克莊〈水調歌頭.一卷陰符〉詞:「依稀記,曾請纓繫粵,草檄征遼。」
比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近鄰。《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方法、途徑。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
啜菽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豆粥,喝清水。形容家貧而孝子曲盡孝心。《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唐.王勃〈倬彼我系〉詩:「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毓德,啜菽飲水。」後亦指生活清苦,飲食粗簡。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七狀〉:「臣生負大罪,死負餘愧。雖進極榮顯,不若啜菽飲水,長為布衣也。」也作「飲水啜菽」、「飲水食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卜。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鳳德鉤深,玉策筮亡秦之兆。」
趨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孔子之子伯魚趨而過庭,並聞孔子言詩禮事。見《論語.季氏》。後引申為晚輩接受長輩的教誨。唐.王勃〈滕王閣序〉:「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
應運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應天命或時勢而降生。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大哉神聖,與時回薄,應運而生,繼天而作。」《紅樓夢》第二回:「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也作「應運而起」、「應運而出」。
風平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風無浪。比喻平靜或情勢穩定。《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須臾,霧散雲收,風平浪靜,滿船之人俱各無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我又帶上房門,到艙面上去看看,只見天水相連,茫茫無際;喜得風平浪靜,船也甚穩。」也作「平風靜浪」、「風靜浪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