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川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兒童疾病。病發時,會有發燒的現象,並出現兩側性結膜炎,嘴脣發紅、乾燥裂開或草莓狀舌頭等狀,甚至於頸部出現淋巴腺病變。病童的四肢也會出現紅色斑疹且手腳腫脹。有時會侵害患者的心肌。發病的原因至今仍待研究。
夜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遺傳或缺乏維他命A,造成眼睛的視網膜桿狀細胞機能障礙,使得人對黑暗的適應力遲緩,在薄暮或光線不足時不能見物。也稱為「雀瞀」、「雀盲眼」。
老人失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式診斷名稱為「認知障礙」。患者出現一個或多個認知領域的功能退化,包括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與記憶、語言、知覺動作以及社會認知等。失智有許多不同類型,例如:阿茲海默、血管型失智等。
不正常的脂質新陳代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常的脂質新陳代謝係一種脂質新陳代謝異常的候群,將導致視覺功能的喪失及進行性的心智耗弱。是屬於神經系統脫髓鞘發疾病的一種,其特徵為大腦斑點的退化。
  此異常的典型狀出現於嬰兒期,約四個月到八個月大時。早期的狀包括對聽覺刺激的不正常驚嚇反應,心理動作能力發展遲緩,對已學會的技能出現退化的現象(如喪失翻滾的能力),痙攣,視網膜出現櫻桃色紅斑,以及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退化等。第二年時頸部的尺寸會增大,而大腦腦室則維持正常。常有連續的緊張性陣攣發作,同時亦可能失明。通常嬰兒會變得衰弱無力。大概到了三到五歲即會夭折。解剖時會發現腦部廣泛的萎縮。治療時主要使用鎮痙攣劑以壓制癲癇病的...
尿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腎臟功能衰竭,無法排出體內的含氮廢物,因而積存在血液與組織中所導致的中毒病。有嘔吐、頭痛、痙攣等狀。對身體的破壞性大,容易致死。
雷特候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特候群(Rett’s Disorder)目錄1 一、成因2 二、介紹3 三、療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成因雷特候群的成因至今不詳, 雷特 (Rett) 最早認為是高氨血, 但目前認為不是重要成因; 有研究者認為是新陳代謝異常導至, 但尚未有一致結果;;神經遞質的研究 (多巴胺、複合胺、腎上腺素、乙醯膽鹼) 的結果也未能一致; 腦皮質萎縮較常發現;脆弱X 染色體,...
骨質疏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骼中的骨質流失,鈣儲量減少;導致骨骼強度變低、多孔、鬆散、易碎的狀。如:「食用富含鈣質的食物,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之一。」
癲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癲癇」俗稱羊癲瘋,是一種突發性的腦細胞異常作用,導致暫時喪失意識或特殊的精神狀態。人的腦細胞猶如精微的蓄電池,經常排出定量的腦電流,故有腦波的現象。當腦細胞不正常的發洩大量的腦電流時,將使身體產生痙攣,即癲癇的發作。癲癇的發作現象,可自腦波圖(EEG)顯示出來。至於造成癲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顛癇病依其發作的情形,可分為四種類型:(1)大發作:發作前有先兆,患者突然失去意識,肌肉僵直,口吐白沫,呼吸不規則,膚色變白,須經相當時間才能恢復清醒;(2)小發作,發作時間短暫,次數頻繁,眼睫或臉部肌肉輕微抽動、膚色變白、記憶暫失;(3)局部發作:僅呈現局部感覺性的痙攣,如嘴角、手指、腳...
兒童期精神分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期精神分裂」為一種精神病,表現多重心理過程的特殊狀,包括思想、知覺、情感、自我意識、意志、與外界的關係及精神動作反應方面的異常:(1)思想內容與形式:古怪的妄念及思想錯亂不連貫;(2)知覺:脫離現實各種形式之幻覺,特別是聽幻覺;(3)情感:遲鈍、平板或不合宜的情緒反應;(4)自我意識:自我感喪失,對自我認同和生存意義極端困惑;(5)意志:在自發的、目標導向的行為上有缺損而影響其工作及其他角色功能;(6)與外界關係:常表現自外界退縮的傾向,猶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7)精神動作反應: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或出現無目的、反覆性動作。
  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出版的〔心理疾病診斷與統...
飛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眼睛老化,眼球的玻璃透明液內,具有游離渾濁的飄浮物,以致在眼前看到有浮動的陰影,狀似飛蚊。深度近視及患有網膜剝離的人易患此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