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不虛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頤和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國家 AAAA 級景區等諸多榮譽稱號, 2000 年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的 ISO9000 和 14000 品質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研究邁上了規範、科學、法制的管理軌道。
大逆無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逆不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逆不道」原作「大逆無道」。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舉兵抗秦,最後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霸的局面。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霸王,並且強迫義帝遷徙到長沙,後來更加以殺害。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心裡非常難過,於是為義帝舉辦喪事,同時公開指責項羽「大逆無道」,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後來「大逆不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違反倫常,罪惡深重。
夏目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人草》、《三四郎》)。暮年的夏目漱石追求「則天去私」的理想。1911年,他曾拒絕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稱號。1916年,因胃潰瘍去世。夏目死後,家屬將他的腦和胃捐贈給東京帝大的醫學部。他的腦至今仍保存在東京大學。1984年,他的頭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紙幣上 地位 以前發行的日元1000元紙幣上的夏目漱石頭像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寫作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他對個人心理的精確細微的描...
恃才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及:等到。 (2) 諡:音ㄕˋ,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後人依其生前事跡所評定的稱號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電影事業的貢獻特頒發榮譽獎狀。1994年在95壽辰之際,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1995年病逝於北京。 文學觀點「從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這個大的時代,讓當時的觀眾聽到些將要到來的時代的腳步聲音」(註:夏衍:《談〈上海屋簷下〉的創作》,《劇本》1957年4月號)。夏衍大部分的創作是有政治色彩的,後來在夏衍的《夏衍論創作》自序中說,文藝為政治服務的觀念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證明了它不僅不很完善,而且很明顯地帶有左傾思潮的烙印,夏衍說:「我不止一次說過和寫過,我不是一個作家,更不是一個文藝評論者,在半個世...
帝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皇帝稱號的國家。隋.王通《文中子.卷五.問易》:「強國戰兵,霸國戰智,王國戰義,帝國戰德,皇國戰無為。」
大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歐洲對介於國王與公爵之間,地位在公爵之上,擁有獨立主權的王子的稱號
恃才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及:等到。 (2) 諡:音ㄕˋ,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後人依其生前事跡所評定的稱號
僭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越本分,冒用稱號。《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卻說袁術在淮南,地廣糧多,又有孫策所質玉璽,遂思僭稱帝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