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47.65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教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宗教紛爭所引起的戰爭。如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後,西班牙國王派遣無敵艦隊征英之役,其藉口便是捍衛舊教,討伐新教。三十年戰爭更為慘烈,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壓迫境內新教活動,遂由內戰演變成國際性戰爭,所幸戰後各國簽訂條約,確立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並承認各新教教派的獨立地位。
東南自保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和團之亂時,各國憂慮動亂向南方延伸,損及其經濟利益,於是與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簽訂保護章程,其後,兩廣、福建及浙江方面也都紛紛加入,史稱為「東南自保運動」。
璦琿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黑龍江省東北的一縣。在黑龍江西岸,形勢險要,隔江的江東六十四屯為中國邊疆要地。清咸豐八年(西元1858)中俄在此簽訂璦琿條約。
比金(Menahem Begi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龍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江水顏色暗綠,古時稱為「黑水」。長約四千五百公里,為中國第三大河。黑龍江的航運情況特殊,因其主流及支流皆發源於亞寒帶,氣候寒冷,河封凍期長,結冰時,可行雪橇和馬車,解凍後,江輪來往暢通。沿岸為著名的沙金產區。
凡爾賽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巴黎西南,為法王路易十四在西元一六七六年命建築家孟沙德所建造。此宮殿南北長九百九十公尺,東西寬五百五十公尺,可容納一萬人左右。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法國建築物的代表,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第一次大戰後的凡爾賽和約即在此宮簽訂
基礎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七二年,東西德間簽訂的東西德基礎條約。內容規範兩德間的基本關係。條約確認雙方原屬一個國家的事實,且不排除未來德國統一的可能性。此條約有二層重要意義:一、雙方均承認對方為一對等政權。二、為促進歐洲和平安全,兩德可進行經濟、文化等交流,以防隔閡擴大,減少民族分裂的痛苦。
庚子賠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年,時值庚子,義和拳亂,引起八國聯軍攻打滿清。翌年簽訂辛丑和約,其中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釐,本息共白銀九億八千二百餘萬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此項賠款稱為「庚子賠款」。
李鴻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國有功,歷任直隸、湖廣、兩廣總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後因積勞嘔血而死,晉封一等侯,卒諡文忠。
二十一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