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69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虎身上的斑紋。《說文解字.虎部》:「彪,虎文也。」
2.老虎。北周.庾信〈枯樹賦〉:「熊彪顧盼,魚龍起伏。」
手無寸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無寸鐵」原作「手無寸刃」。《異苑》一書所記皆神話傳說之事,其中記載晉代一則故事:住在順陽南鄉的楊豐和兒子楊香在田裡收割穀物時,被出沒的老虎給咬住,年僅十四歲的楊香,手上沒有拿任何短小鋒利的武器,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結果救了父親一命。刃就是鐵器,所以後來從這裡演變成「手無寸鐵」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另外在較早的文獻漢朝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已可見到「人無尺鐵」一詞,意思是說:士兵傷亡慘重,箭矢也用完了,手上連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沒有,還是奮勇爭先上前殺敵。
畫虎畫皮難畫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只能描繪出老虎外表的皮相,卻無法表現老虎的骨相、精神。比喻光看外表無法了解人內心的思想。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如今年荒親死,一竟不歸,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今日薛婆本是個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軟語,三巧兒遂與他成了至交,時刻少他不得。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馴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順從。[例]馴獸師馴服凶猛的老虎,在馬戲團從事各種表演。
養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飼養老虎,最後為自己帶來災禍。比喻不除去仇敵、惡人,將給自己留下後患。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縱虎歸山」、「養癰遺患」
黔驢之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貴州沒有驢子,有個好事的人,從外地用船載來一頭驢子,後來覺得沒有什麼用處,於是就圈養在山下。一隻老虎看牠的外表長得很大,起初以為是神,害怕而不敢接近。後來看到這隻驢子除了大聲叫,就只會踢,再也沒有別的本領,於是就撲上去將牠咬死了。」作者認為如果驢子不顯露牠拙劣的技能,老虎縱使再凶猛也會因為心存懷疑和畏懼,不敢對牠怎樣,而招致大禍臨頭;同理可證,人如果技能拙劣卻還要逞能,結果亦將招致失敗。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黔驢技窮」,用來比喻人拙劣的技能已經用完,再也無計可施了。
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嘴巴逃出。比喻經歷大難而未死。[例]這場車禍只有他一人倖免於難,真是虎口餘生。
搏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手或以刀、棍等器物激烈對打。如:「武松與老虎展開了一場大搏鬥!」《宋史.卷二六二.列傳.劉溫叟》:「賊果悉眾來,大戰于歸仁鋪。前鋒孫節死,几以右軍搏鬥,自辰至巳,勝負未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夾東西的用具。通「箝」。如:「火鉗」、「老虎鉗」。
噴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子黏膜因受氣溫變化或異物的刺激,而產生口鼻向外噴氣的生理反射動作。打噴嚏時,唾液會形成飛沫隨空氣高速噴出,所以是很多傳染病的傳染途徑之一。《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莖鬍子戳在郭孝子鼻孔裡去,戳出一個大噴嚏來,那老虎到嚇了一跳,連忙轉身,幾跳跳過前面一座山頭。」也作「嚏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