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數位相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le Lens Reflex, 數位單鏡反光式相機相對於傳統使用的單眼相機,數位單眼相機是以電荷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式金屬-氧化層-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之類感光板元件捕捉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的光線,轉換為電子訊號以數位方式儲存於特定規格的儲存媒介中(通常是快閃記憶體類的設備),以取代傳統單眼相機的溴化銀鹽底片。光學原理  相對於一般的消費型數位相機,數位單眼相機具有截然不同的光學特性,例如只使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關心、顧念。同「眷」。《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睠顧楚國,繫心懷王。」唐.皇甫枚〈王知古〉:「睠以佳。」
桀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的隱士。孔子遊楚時,見桀溺與長沮耕,便使子路向他探問過河的渡口。
木槁灰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1>乎﹖形固可使如槁木2>,而心固3>可使如死灰4>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注解〕 (1) 居:猶「故」。何居乎,猶「何故乎」。 (2) 槁木:乾枯的木頭。槁,音ㄍㄠˇ。 (3) 固:堅定。 (4) 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頹喪或枯寂。
偶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私語。《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甯采臣)見短牆外一小院落,有婦可四十餘,又一媼衣𪑦緋,插蓬沓,鮐背,龍鍾,偶語月下。」也作「語」。
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猜忌、嫌疑。《左傳.僖公九年》:「送往事居,俱無猜,貞也。」晉.陶淵明〈與子儼等書〉:「鮑叔、管仲,分財無猜。」
志同氣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王充《論衡.逢遇》1>夫賢聖道同,志合趨齊,虞舜2>、太公3>行4>,許由5>、伯夷6>操違7>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時也。道雖同,同中有異,志雖合,合中有離。何則?道有精麤8>,志有清濁也。許由,皇者之輔也,生於帝者之時;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並由道德,俱發仁義。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為仁義,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堯溷,舜濁,武王誅殘,太公討暴,同濁皆麤,舉措鈞齊,此其所以為遇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 (2) 虞舜:上古帝王舜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
知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津,渡口。知津指知道渡河口。語出《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後比喻能辨識路徑。唐.許敬宗〈安德山池宴集〉詩:「獨歎高陽晚,歸路不知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里宰的辦事處。《周禮.地官.里宰》:「以歲時合于耡。」漢.鄭玄.注:「耡者,里宰治處也,若今街彈之室。」
道合志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王充《論衡.逢遇》1>夫賢聖道同,志合趨齊,虞舜2>、太公3>行4>,許由5>、伯夷6>操違7>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時也。道雖同,同中有異,志雖合,合中有離。何則?道有精麤8>,志有清濁也。許由,皇者之輔也,生於帝者之時;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並由道德,俱發仁義。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為仁義,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堯溷,舜濁,武王誅殘,太公討暴,同濁皆麤,舉措鈞齊,此其所以為遇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 (2) 虞舜:上古帝王舜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