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8.01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穆公,名之曰蘭。……公1>逐群公子,公子蘭2>奔晉3>,從晉文公4>伐鄭。石癸5>曰:「吾聞姬、姞6>,其子孫必蕃7>。姞,吉人也,后稷8>之元妃9>也。今公子蘭,姞甥也,天或啟之,必將為君,其後必蕃。先納之,可以亢寵10>。」與孔將鉏、侯宣多納之,盟于大宮11>而立之,以與晉平。穆公有疾,曰:「蘭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蘭而卒。 〔注解〕 (1) 公:指春秋時的鄭文公。 (2) 公子蘭:即鄭穆公,為文公子,生卒年不詳。據說其母燕姞夢到鄭國先君賜予蘭花,而後生一男嬰,故以「蘭」為名。 (3)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配偶。《左傳.桓公二年》:「嘉曰妃,怨曰仇,古之命也。」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庶。 秋郊作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跡疏。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方願沮溺,淡泊守田廬。 行寬禪師院  北望極長廊,斜扉映叢竹。亭午一來尋,院幽僧亦獨。  唯聞山鳥啼,愛此林下宿。 神靜師院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氣微。經聲在深竹,高齋獨掩扉。  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方耽靜中趣,自與塵事違。 精舍納涼  山景寂已晦,野寺變蒼蒼。夕風吹高殿,露葉散林光。  清鍾始戒夜,幽禽尚歸翔。誰複掩扉臥,不詠南軒涼。 藍嶺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雲聊直上。佳遊愜始願,忘險得前賞。  崖傾景方晦,穀轉川如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新開墾的土地。《詩經.周頌.載芟》:「千其耘,徂隰徂畛。」漢.鄭玄.箋:「隰謂新發田也。」
四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春、夏、秋、冬。體現於卦象則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易中只有陰陽奇,便有四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
問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津,渡口。問津指詢問渡口的所在。《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齊大非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婚姻門第懸殊,不敢高攀對方。參見「齊大非」條。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臣聞齊大非偶,著乎前誥。辭霍不婚,垂稱往烈。」明.楊珽《龍膏記》第二○齣:「齊大非偶,恐不敢攀。」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言論都很奇特,不同流俗。年輕時曾做過縣掾功曹等職位,但可能常與長官不合,而屢次遭到辭退(「仕數不」)。故勤於著述,抒寫懷抱(「徒著書自紀」)。晚年又任州治中職,後來可能因為老病而「自免還家」。七十歲左右,有感於年老衰病,故習練道家養氣服藥之術,著《養性》一書,為的是追求保命延年。《後漢書》本傳記其事云:「後歸鄉里,屏居教授。充好論說,始若詭異,終有實理。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絕慶弔之理,戶牖牆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王充一生仕途不順,至六十歲,揚州刺史董勤辟為從事,後又遷為治中,僅...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1848-1903年)是清末名臣,河北豐潤人;祖母李菊(1866-1916年)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1896——1953)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1893-1957年)則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較為歐化[3]。張愛玲只有一個弟弟張子靜(1921年12月11日-1997年10月12日),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先任職於銀行,後來擔任上海郊區中學英文教師。1922年,張愛玲2歲時,張志沂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全家搬家到天津32號路61號大宅[4]...
沮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壞。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木梗謂土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為人,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子必沮壞。』」《明史.卷一六七.鄺埜傳》:「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鈔法為豪民沮壞,帝遺埜廉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