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抵擋、阻止。通「禦」。《詩經.邶風.谷風》:「我有旨,亦以御冬。」《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是歲漢兵之出擊匈奴者,不得言功多少,功不得御。」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指多數中的極少部分,對整體沒什麼影響。比喻微不足道,[例]幾萬塊錢對有錢人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但對某些人而言,則可能是畢生的積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慮數千萬帙,今之所存僅尼父既刪之後數卷耳。 〔注解〕 (1) 不測:不能預料。 (2) 蘊藉:含不外露。 (3) 依違:順從或違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5) 援古:引用古義。 (6) 駢麗:指整齊對偶的文句。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淮南子.本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人械不足,畜()藏有餘,而萬物不繁兆,萌牙卵胎而不成者,處之太半矣。」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本義,見「望洋興嘆」條。 01.宋.陳善〈秦少游文自成一家〉:「所進論策辭句,頗若刻露,不甚含,若此坡,不覺望洋而嘆也。」 參考詞語︰望洋興歎注音︰ㄨㄤˋ |ㄤˊ ㄒ|ㄥ ㄊㄢˋ漢語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釋義︰歎,同「嘆」。「望洋興歎」即「望洋興嘆」。見「望洋興嘆」條。 01.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一○.詩歌五》:「真能籠乾坤萬里於一詠之內,千古吟人,望洋興歎。」按:此指自嘆不如。 02.《糊塗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後,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望洋興歎了。」按:此指無能為力。 參考詞語︰望洋驚歎注音︰ㄨㄤˋ |ㄤ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紅樓夢》第二七回:「他就抱怨起來,說我攢的錢為什麼給你使?倒不給環兒使呢?」《老殘遊記》第一四回:「我就一兩個月攢個三千兩吊的給他寄來。」
舉足輕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先是,帝聞河西完富,地接隴、蜀,常欲招之以逼囂、述,亦發使遺融書,遇鈞於道,即與俱還。帝見鈞歡甚,禮饗畢,乃遣令還,賜融璽書曰:「制詔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屬國都尉:勞鎮守邊五郡,兵馬精彊,倉庫有,民庶殷富,外則折挫羌胡,內則百姓蒙福。威德流聞,虛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長史所奉書獻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1>有公孫子陽2>,天水3>有隗將軍4>,方蜀5>漢6>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以此言之,欲相厚豈有量哉!」 〔注解〕 (1) 益州:地約在今四川一帶。 (2) 公孫子陽: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如同高舉著日月般的明白清楚。語本《莊子.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後多指真相完全顯露無遺。清.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三:「文宗語絕無蘊,而陰懷嫉忮之心,已昭然若揭。使明宗蚤覺,何至墮其術中?」清.吳棠〈杜詩鏡銓序〉:「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償。《管子.國》:「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有不賡本之事。」唐.尹知章.注:「賡,猶償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儲存、積聚。通「」。《韓非子.五蠹》:「既畜王資,而承敵國之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