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4.2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材小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擊南侵的金軍,長期轉戰在大江南北。由於他堅決主張抗金,四十三歲時,被投降派解職,長期閑居,只能“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1203年,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第二年春天,宋寧宗要招辛棄疾到京城去,詢問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他的好朋友陸遊知道了,很高興。為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說:“辛棄疾是管仲、蕭何一流的英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材料用在了小地方。(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鼓勵他為恢復中原而努力。 4.用法 比喻用人不當,浪費人才。 5.相似詞 牛鼎烹雞、牛刀...
漏網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網漏吞舟注音︰ㄨㄤˇ ㄌㄡˋ ㄊㄨㄣ ㄓㄡ漢語拼音︰wǎng lòu tūn zhōu釋義︰比喻法網疏寬到犯大罪的人都能逃脫。見「漏網之魚」條。 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為察察之政?」 02.明.劉若愚《酌中志.自序》:「今外則網漏吞舟,內則桃僵李代。」 參考詞語︰漏網游魚注音︰ㄌㄡˋ ㄨㄤˇ |ㄡˊ ㄩˊ漢語拼音︰lòu wǎng yóu yú釋義︰比喻慌張逃竄的人。見「漏網之魚」條。 01.《封神演義.第一四回》:「李靖望前飛走,真似失林飛鳥,漏網游魚,莫知東南西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用字:(1)如大陸地區湖北省長陽縣西北的佷山。(2)如漢朝時的佷山縣,屬武陵郡,位於現今大陸地區湖北省長陽縣東。
空中樓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中樓閣」指的是在空中顯現的樓臺觀閣。這句話可用來形容樓閣建築的高聳入雲,例如唐代宋之問〈遊法華西寺〉詩所說的「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法華山位於浙江西北,有晉代高僧法華的靈蹟及法華泉,山下有法華寺,建築極其雄偉。宋之問先形容高聳的法華山,就像當年佛陀說法所在的靈鷲山那樣莊嚴聖潔,其次形容壯觀的法華寺在雲海間掩映,就好像是蓋在半空中的殿宇一樣,那樣的虛幻、空靈。樓閣既高,自然可眺望四方,所以「空中樓閣」可以比喻思想明澈通達。又因為樓閣現於雲端之上,像似虛幻、不著實際的建築物,所以「空中樓閣」也可用來比喻虛構的事物或不切實際的幻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河川名。即霸水。源出於大陸地區陝西省藍田縣西北,注入渭水。也作「灞」。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穀道攻取郿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穀(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分行丞相之職。  建興六年(228)冬,魏軍三路攻吳,關中空虛。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伐。蜀軍此次出大散關,圍攻陳倉二十餘日不下,糧盡而退。建興七年(229),諸葛亮第三次率軍北伐。蜀軍西向,取魏武都、陰平二郡而回。諸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舊稱為西戎,分布在今大陸地區青海、甘肅、四川一帶。
隻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手遮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曹鄴〈讀李斯傳〉詩(據《全唐詩.卷五九三.曹鄴》引)一車致三轂1>,本圖行地速。不知駕馭難,舉足成顛覆。欺暗尚不然,欺明當自戮。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見三尺墳,雲陽2>草空綠。 〔注解〕 (1) 轂:音ㄍㄨˇ。車輪中心的圓木。 (2) 雲陽:秦縣名,在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秦始皇十三年,韓非出使秦國,秦用李斯謀留置韓非,讓他死於雲陽。後來秦二世在雲陽甘泉宮,李斯為趙高纔害,被腰斬咸陽市。故小說戲曲中每以雲陽稱行刑的場所。
迷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景色廣闊而無法分辨方向。[例]冰天雪地,一片迷茫,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因病去官,隱處窮澤,身自耕佣。桓帝時屢被荐舉,終不用。 (2) 合浦:漢代郡名。位於廣東省湛江市西北,瀕廉江東岸,南臨東京灣,沿海古產珠。 (3) 太守:職官名。秦設郡守,管理一郡政事,秩二千石。漢景帝時更名太守。 (4) 易:交換。 (5)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太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此指之前的太守。 (6) 貪穢:貪汙。穢,音ㄏㄨㄟˋ。 (7) 自入:將財產據為己有。 (8) 徙去:遷移至他處。 (9) 盈路:遍地都是。 (10) 行化:推行教化。〔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孟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