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7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喝、食。《儒林外史》第三回:「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在某方面有特殊造詣的人。如:「畫壇巨匠」、「文壇巧匠」。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妳比我多拿了九分,但也還是不及格啊!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註2>有趣的成語典故及應用,梁偉賢編著,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狼狽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境困頓窘迫者。 (3) 臨濟郡:原為齊之狄邑,西漢置狄縣,東漢時改稱臨濟。地約當在今山東省章丘縣西北方。 (4) 草積:草堆、草垛。 (5) 崩:倒塌。 (6) 塚:音ㄓㄨㄥˇ,指洞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春秋齊邑,故址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淄縣西北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來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註1) 引用相關文獻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44。註2:成語故事集,張行編著,龍韻出版社,頁179。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原本受到重用,擔任司徒的要職。但後來楚懷王決定與秦國交好,屈原看清秦國的計謀極力反對,懷王聽信了小人讒言,將屈原貶到楚國西北邊境的漢北。屈原雖然被流放邊疆,但心裡一直掛念著國事,憂心國家未來的前途,於是寫了〈離騷〉這篇文章,同時表明自己忠貞愛國之心。其中有段寫到為君者應有的德行,以古代的君王為例,像夏桀、商紂等暴君,違背正道,魚肉臣民,結果使得國家滅亡;而商湯、大禹、周代的文王、武王等賢君,做事恭敬,依循正道,讓天下太平。屈原因此下結論說,為政者要懂得任用賢能,依規矩做事而不偏頗,公正無私。「瞻前而顧後兮」,要能兼顧前後,做事謹慎周密,看清人民的需要與希望。後來「瞻前顧...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 (2) 曹:周武王的弟弟振鐸的封國。都陶丘,在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四里。春秋末期被宋國吞併。 (3)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參考資料〕 ■《戰國策.趙策一》蘇秦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後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鬥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