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輟生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輟生輔導(Dropout counseling)目錄1 中輟學生之定義2 中輟生類別3 中輟生輔導流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中輟學生之定義在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中提到,中輟生意旨任何一階段的學生,在其未修完該階段課程之前,因故提早離開學校者,即為中輟學生。另外在教育百科全書中也提到,中輟為在學中、小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前,除死亡與轉學外,因各種緣故退出學生身分者,因此由上述可知,中輟與翹課為不同之定義,翹課僅為短暫時間未經請假而未到學校上課之情形。綜合上述,中輟主要是學校強迫學生離校,因此此些被強迫離校之學生更應重視學校的適應輔導。(註1) 中輟生類別第一類:未經請假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之...
無條件正向關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指諮商師對於當事人表達真切的關心、接納與尊重,是一種無占有性的關懷,且尊重他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不針對當事人的情感、想法和行為做出個人主觀評價,相信當事人自己有能力找到修正不適當行為的辦法與途徑。無條件正向關懷是Carl Rogers個人中心治療的重要觀念,以Rogers的觀點,我們之所以會尊重及幫助當事人,是相信其有自我成長、自我指導的潛力,諮商師應支持他們發展獨特...
長期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分類3 提取和編碼方式4 如何形成長期記憶 定義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or LTM)是指能夠保持數天到數年的記憶。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不同,後者為感官收錄後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到20秒以內的記憶。而短期記憶經過不斷反覆複習,便會成為長期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較長的時間。 分類根據加拿大認知心理學家Endel Tulving的多重記憶系統理論,長期記憶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外顯記憶並可以分為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而陳述性記憶又包括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外顯記憶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關於如何做一件事情的記憶。陳述性記憶(Decl...
諮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諮商、詢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諮詢,餘文遺事,錄為鬻子。」
阿德勒_個體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父母的信賴,發展到對所有人和社會的信賴,這對正常的人格發展而言很重要。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女性主義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主要核心概念:了解並體認女性生理上受壓迫、社會政治上受束縛、導致女性受貶抑的處境,因此大部分接受諮商的當事人都為女性居多。(註1) 理論架構1.無性別理論:以社會化過程來解釋性別行為之間的差異,而不是以生理上的本質來解釋。2.適應性多元文化觀點:理論與策略不論是年齡、種族、文化、性別或性傾向都是應適用。3.互動論:釐清情境與環境因素對人類經驗中關於思考、感覺、與行為的特定面向。4.生命全程觀點:人的發展歷程是包括整個生命期,人格與型態並非固定於兒時早期,而是可能不斷在變化。(註1) 治療原則1. 個人即政治:個案在<...
家庭星座(family_constel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一。藉由家庭星座的資訊建立出個案的社會心理結構,有助於個案找出基本錯誤信念,進而進行再教育的活動。諮商師可以藉由詢問或是問卷的方式,來得到個案家庭星座的相關資訊。 以家庭星座了解孩子家庭星座是了解孩子行為的方法之一。孩子在家中的人際關係會影響其人格發展,以及在社會中的互動方式。孩子是在家庭經驗中,逐步發展出覺知、解釋、評估外在世界的參考架構,了解孩子的家庭經驗,可以幫助了解孩子的目標和想法。家庭星座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是動力性的,孩子和家人之間是互相影響彼此的行為和反應,家庭環境也會隨著時間和事件有所變化,例如家庭經濟改變...
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字:眼動心身重建法英文關鍵字:EMDR 參考資料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702.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 299-300
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市:雙葉書局。楊淳斐(2000)。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2009年7月24日,取自:台灣心理諮詢諮商網-心理教學園地教學網http://www.heart.net.tw/mind/defense.shtml卓良珍(無日期)。什麼是心理防衛機轉。 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ohayoo.com.tw/名醫堂.htm-精神科卓良珍醫師網頁http://www.ohayoo.com.tw/chang11.htm
黎溫(K._Lewin)的場地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黎溫以完形心理學的理念為基礎,發表場地論(field theory),此理論是用來解釋人的行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黎溫認為人類的行為表現是由整體環境中的各種可意識到的因素所決定,包括飢餓感、過往事件、某個情境或者是某個人等,凡是所有在環境可意識到的因素,都會與個體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根據黎溫的說法,人類的一切行為,無一不受別人的影響,同時,我們個人的一切言行舉止,也隨時隨地都會影響別人,這個關係是互動的。簡單來說,個體無時無刻不受到周圍整體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的影響,這些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其中個人因素包括了遺傳、能力、情緒、動機等等,而環境因素則包括了社會的與自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