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38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軌道高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星運轉之軌道高於其所繞之天體表面之平均高度。
衝力式軌道操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造衛星在操作軌道上,利用瞬時推力產生反作用力(一般是利用噴氣式reaction jet),以調整或修正其軌道位置的運動稱之。
圓形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心率為零之天體運動軌跡。
軌道單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組軌道單元有六個,用來描述任一特定軌道。根據座標選取的不同,這六個獨立單元的定義或有不同。以地球中心為原點的地心座標系(geocentric coordinate system)為例,所定義之六個軌道單元有:
  1.a:半長軸-決定軌道之大小。
  2.e:離心率-決定軌道之形狀。
  3.i:傾角-軌道平面與赤道面之夾角。
  4.Ω:升交點之經度-由北極觀之,此角度以春分點(vernal equinox)為零度逆時鐘方向至升交點之角度。
  5.w:近地點之角度-在衛星軌道平面,以升交點為零度順衛星運動方向,至近地點之角度。
軌道正圓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指星球軌道的形狀漸漸趨向圓形。此種趨向常發生在一般的近地球人造衛星,由地球的空氣所產生的阻力而成。若無衛星軌道的修正,此圓的半徑會愈來愈小(因為阻力使得速率變慢),最後墜向地球表面。
參考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沒有任何干擾加速度(perturbing acceleration)的影響下,一物體之運行軌道稱為參考軌道。因此,一物體在理想的牛頓引力場內的運動軌道,通常可用做參考軌道,也就是眾所皆知的圓錐截面(conic section)。而當有干擾加速度存在時,則物體實際之飛行軌跡稱為真軌道(true orbit)或干擾軌道(perturbed orbit)。真軌道之位置與速度通常與參考軌道有些差異,稱為軌道偏差(orbit deviation),當軌道偏差大到某種程度時必須進行修正,以便太空船能按照原設計執行任務。參考軌道一般亦稱密切軌道(osculating orbit),因為在起始點參考軌道...
過渡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一操作軌道相切之軌道,二者在相切點座標相同,但衛星之速度不同,通常衛星在此相切點改變速度作軌道轉換。過渡軌道為抵達操作軌道之前的過渡路徑。
居中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星從發射軌道轉換至設計軌道過程之中繼軌道
軌道周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體沿軌道繞行一周所需的時間。
圓周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周軌道即圓形的軌道,是圓錐線軌道(參見conic orbit)之橢圓軌道(參見elliptic orbit)的特例。在此種軌道的每一點到其圓心都是等矩離。目前很多人造衛星及太陽系的行星其運行軌跡都很接近圓周軌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