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6.3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富國安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富有,人民生活安定。《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民田適治,河隄亦成,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舊唐書.卷四八.食貨志上》:「如裴耀卿、劉晏、劉巽數君子,便時利物,富國安民,足為世法者也。」
不發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二.韓愈》引)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吏得其職,賦入無所漏失,人安樂之,在所以富。公與人有畛域1>,不為戲狎2>,人得一笑語,重於金帛之賜。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 〔注解〕 (1) 畛域:範圍、界限。畛,音ㄓㄣˇ。田間分界的道路,引申為界限。 (2) 戲狎:嬉戲親近。
濫官汙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贓枉法的官吏。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從今後把金牌勢劍從頭擺,將濫官汙吏都殺壞,與天子分憂,萬民除害。」《三國演義》第二回:「目今朝廷降詔,正要沙汰這等濫官汙吏!」也作「濫吏贓官」。
當路豺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先從大害著手,所以這裡侯文用「豺狼」比喻杜穉季這個大惡人,要整肅就得先從他辦起。後來「豺狼當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壞人橫行作惡。後亦用以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
為民除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人民除去禍患。南朝宋.明帝〈與諸方鎮及諸大臣詔〉:「為民除患,兄弟無復多人,彌應思弔不咸,益相親信。」也作「為民除害」。
捐殘去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棄殘暴和屠殺的行為,改用德治教化。參見「勝殘去殺」條。《漢書.卷五四.李廣傳》:「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
芟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刈除雜草等汙穢之物。比喻除害。《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傳》:「琬承命上疏曰:『芟穢弭難,臣職是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