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背寬刻齒雀鯛(金凹牙豆娘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mblyglyphidodon aureus (Curier, 1830)
體為圓型,側扁且高,被中大型櫛鱗;眶下骨裸出,眶前骨,眶下骨及鰓蓋各骨邊緣均光滑無齒。上下頜前方齒單列,齒端扁平,有缺刻。背鰭軟條部上方鰭條稍延長,臀鰭寬闊,尾鰭叉形。體側上半為黃褐色,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鮮黃色,死亡後體呈灰褐色,體長可達13公分,為中型雀鯛。
澳洲、西太平洋海域。
生活於水深12~35公尺的岩礁斜面,常棲息於海扇生長處,獨自游居或一小群出現,以浮游動物為主食。
並不常見的種類,無食用價值,由於體色亮麗也有人作為觀賞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麻雀生鵝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拚老命。鵝蛋體積較麻雀大,麻雀想要生出鵝蛋就必須盡力。比喻做事盡其力量。如:「老張做事,真是麻雀生鵝蛋──拚老命!」
|
吳氏雀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根莖短小;稈叢生,無毛。葉片長15-35 cm,寬0.5-1.5 cm,基部有時被毛;葉鞘密佈剛毛。總狀花序10-20枚,長8-15 cm。小穗2至3行排列,長2-3 mm,淡綠色稍帶紫色,邊緣密被長絹毛;內穎3脈,2側脈與邊緣平行;上位外稃革質,邊緣疊抱上位內稃。
|
黑尾圓雀鯛(黑尾宅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ascyllus melanurus (Bleeker, 1854)
體為卵圓形,側線中斷。眶前骨及眶下骨均被鱗,下緣均有細小鋸齒;主鰓蓋骨、間鰓蓋骨及下鰓蓋骨邊緣平滑,前鰓蓋骨下緣有鋸齒。齒錐狀,呈窄帶狀排列。胸、臀鰭之基底具鱗鞘,尾鰭後緣凹入,上下緣有2枚游離棘。魚體底色為白色,體側有4條垂直列的黑色寬帶,最大體長為6.5公分,屬於小型雀鯛。
熱帶太平洋海域。
生活於水深1~10公尺的河口附近,多棲息於暴露之礁池、港灣;常於小珊瑚頂上成群聚集,與珊瑚有共生關係,雜食性魚類,食物種類繁多,以浮游生物、小型蝦蟹、海藻、表層海鞘及魚卵為食。
偶在水族館中出現的觀賞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藍孔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vo cristatus
雄鳥體長200~229公分,雌鳥體長86公分。腳灰白色。雄鳥羽色鮮豔;頭部藍色,眼睛周圍白色,具黑色過眼線;頭冠似花叢,呈藍色;自頸部、胸部、腹部至背部皆為藍色;尾上覆羽相當長,撐開時可見樹枝狀的綠色羽毛,其間雜有藍、憰和黃色的眼狀斑紋,尾羽基部則為黃色。雌鳥頭部褐色,具黑色花叢狀頭冠;臉部至喉部白色,但有黑色過眼線;後頭至頸部為綠色;背部褐色;胸、腹部白色,但胸部雜有少許的褐色斑紋。
分布於亞洲南部,包括斯里蘭卡、印度和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出現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現被引進到世界各地,成為觀賞鳥類。
棲息於落葉林、半開闊的河谷環境,性喜灌木叢,但也會出現在高的作物田內,例如甘蔗園。食性廣,包括穀物、漿果、綠色作物、昆蟲、小型爬蟲類和哺乳類。平時於地面行走,少飛行,晚上則在樹上休息。叫聲宏亮,但單調、刺耳。屬於一夫多妻制。雄鳥尾上覆羽相當長,求偶展示時雄鳥會將尾羽舉起並展開成扇形,慢慢背對雌鳥,並轉動尾羽,以吸引雌鳥與其交配。巢築於灌木叢或草叢,每窩可產3~5卵,雌鳥單獨孵卵,孵化期28天。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
赤腹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外形相同。前額、臉頰及頭後的中央線白色或淺肉色,頭頂、後頸、下頦及喉部黑色,身體背面除了頸後下方有一小塊紅棕色羽區外,其它地方包括雙翼及尾羽均為鉛灰藍色,身體腹面在胸部以下深紅棕色,尾下覆羽紅棕色。喙骨黑色,跗蹠及趾暗鉛灰色。無翼帶,尾羽不帶白色。
|
台灣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酒紅朱雀為台灣特有亞種,普遍分布於海拔2200公尺以上的山區,喜好棲息於森林邊緣的樹梢上或開闊的高山草原上。雜食性,以果實及昆蟲為食。雌雄體色不同,雄鳥朱紅色,雌鳥黃褐色。
|
夯雀兒先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力差的人比別人先行動,以免落後。《紅樓夢》第六七回:「咱們家沒人,俗語說的:『夯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也作「夯雀先飛」。
|
斑卡雀鯛(厚殼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macentrus bankanensis (Bleeker, 1853)
本種魚之體色為藍褐色,在胸及腹部則略呈黃色,在鱗片中央均有1小藍點,在頭背部有一些藍線,尾鰭則為白色與體色截然不同成對比,幼魚在背鰭後方有一大的眼狀斑,有欺敵作用,長大後則漸消失。背鰭棘13,軟條15或16;臀鰭棘2,軟條15或16,胸鰭鰭條18;側線鱗17~19,鰓耙數20~22,體高為標準體長之2.0~2.1。
由印度洋的聖誕島到斐濟,北到日本,台灣主要在南部墾丁國家公園及各離島地區,棲息水深1~12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本屬魚全球產約59種,台灣產15種。
本種魚多半棲息在近岸較淺之礁盤上,甚至在浪拂區,常單獨居住在礁穴或礁縫中,幼魚生活水域較淺,成魚則移到較深處。
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青背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黑藍色,臉頰白色,後頸有白斑,上背和肩橄欖綠色,腰鉛灰色,尾上覆羽暗灰藍色,尾羽黑色、羽緣藍色,兩根中央尾羽藍色,外側兩對尾羽的外側白色。翼黑褐色,飛羽外側羽毛的羽緣灰藍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具兩條白色翼帶。身體腹面黃色,下頦、喉部至腹部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尾下覆羽靠身體的一半黑色,外部白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鉛灰色。雌雄鳥外形相似,但雌鳥腹部的中央黑帶比較窄也比較短。亞成鳥似雌鳥,但顏色較黯淡。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