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雀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上等的茶葉。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誌一》:「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宋.梅堯臣〈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江南雖盛產,處處無此茶,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
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硬骨魚綱鱸目鱸形亞目雀鯛科。分布在熱帶淺水區的珊瑚礁群中。色彩鮮豔,體側尾部附近有極鮮明的白色紋帶。體短側扁,側面呈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頭小,吻短,全長約十五公分。
|
雀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thotremus awae (Jordan & Snyder, 1902)
體鈍圓近似球狀,尾部細短。頭中大,無稜棘。唇厚,肉質。上下頜約略等長,均具絨狀齒群,沒有鋤骨齒。皮膚光滑,無鱗亦無骨板;有鬚4對。背鰭兩個,第一背鰭具6~7硬棘,細弱而埋於皮下;第二背鰭較發達,具8~9硬棘;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胸鰭寬大,向前延伸到頭腹側及眼的下方;腹鰭鰭條已變成突起狀,在胸部腹側中央,合成一圓形吸盤。體灰褐色,腹側淡白。除尾鰭外,鰭上有小褐點。最大體長不超過4公分。
中國、日本、韓國海域。
近海底棲的小型魚類,喜棲於冷水域,以海底無脊椎動物為食。常以吸盤吸附他物,以免被海流沖擊。
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杜父魚亞目(Suborder Cot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圓鰭魚科(Family Cyclopteridae),Lumpfishes
杜父魚上科(Superfamily Cottoidea)
|
印加孔雀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具特殊味道,高1-2公尺。葉淺草綠色,刺鼻味,光滑,羽狀複葉;小葉9-17枚,線形至披針形,細鋸齒緣,具橘色透亮腺體,長2-4公分。頭花多數,通常成一等平面的聚繖花序;總苞圓筒狀,黃綠色,高8-14公厘,寬2-3公厘,先端具3-5齒,花冠白色,長約2.5公厘;冠毛為1-2枚不等長的剛毛狀鱗片,長2-3公厘,具3-5枚卵形至披針形鱗片,長0.5-1公厘。瘦果圓筒狀,深褐色至黑色,長6-8公厘。
|
巒大雀梅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灌木。葉長橢圓形,長12-16 cm,寬5-8 cm,細鋸齒緣,光滑,下表面灰白色,側脈9-10對。
|
雀角鼠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小事而爭訟。參見「鼠牙雀角」條。《花月痕》第五○回:「慢慢的采風問俗,去害馬以安馴良,泯雀角鼠牙之釁,絕狼吞虎噬之端,不驚不擾,民得寬然,各盡地力。」
|
孔雀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旃陀羅及多於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趕走外族部隊,統一印度北部,建立一個專制集權國家。傳至阿育王,完成統一大業。死後,帝國便逐漸衰亡。
|
斑胸草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eniopygia guttata
體長約12公分。喙紅色,腳橘紅色,眼睛的虹膜紅色。雄鳥頭頂至後頸部灰色,下喙基部白色,眼下有一道黑色條紋,耳部橘紅色,背部灰褐色,尾上覆羽黑色,尾羽有黑白相間的橫紋。喉部至上胸部為白底有黑色或是灰色細紋,腹側紅褐色有白色斑點,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胸腹之間有一道黑色橫紋。雌鳥的羽色較樸素,身體背部為灰色或褐色,腹面約為白色。
分布於澳洲及印尼東部的一些群島。
斑胸草雀是澳洲內陸最普遍的鳥種之一,以種籽和昆蟲為食物,棲息於半乾燥但是靠近水源的地區,每天都需要喝水。由於牧場會築水塘給牲畜,也提供了澳洲內陸中原本得來不易的水源,因此斑胸草雀的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不斷的增加。整年都成群活動,一群從10隻到100隻,生性活躍,經常發出短的鼻音。繁殖也是集體築巢,數對一起在一個灌木中築巢,鳥巢為球形,在側邊開口。一夫一妻制,終身有相同的配偶,可能在一年當中的任何季節繁殖,繁殖的時間和雨量、食物的豐富度、氣溫以及上一次繁殖的狀況有關。通常早上覓食,下午到水塘或是牧場的蓄水池喝水和洗澡,並會幫對方理羽毛。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梅花雀科(Family Estrildidae)
|
紅頭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外形相同。體型嬌小。頭頂至頸後栗紅色,腰部紅棕色較淺,身體背面其餘部分包括翼的覆羽灰色,初級飛羽灰褐色有灰白色羽緣,尾羽灰褐色,最外側尾羽的羽端白色。臉黑色延伸到後頸側,下頦、臉頰下部白色,形成寬帶延伸到頸側,喉部中央有大型黑色斑塊,身體腹面其它部位白色,胸前有栗紅色橫帶,體側、腿部及尾下覆羽紅棕色。喙黑色,跗蹠與爪紅棕色。後趾特別粗壯,可以穩穩抓住極細的枝條。亞成鳥顏色較黯淡,喉部無黑斑,胸前無栗紅色橫帶,但下頸部有黑色橫帶。
|
黑褐副雀鯛(黑褐新箭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glyphidodon nigroris (Cuvier, 1830)
體型成魚為卵圓型,幼魚為長橢圓型;眶前骨及眶下骨不被鱗,眶前骨及眶下骨,鰓蓋諸骨邊緣均光滑,無鋸齒。背鰭軟條部上端延長,尾鰭為尖細的叉型。體色成魚(體長6~10公分左右),未成魚(5公分左右)及幼魚(3公分左右)皆不同,成魚體側為一致之黑褐色,頭部2條不明顯的深色橫紋;未成魚為淡褐色,體側有2條深褐色橫紋,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上下葉各有橙黃色邊;幼魚則為鮮黃色,體側2條黑色橫紋。背鰭棘13,軟條13或14;臀鰭棘2,軟條13~15,胸鰭軟條17;側線鱗15~17;鰓耙數22~26;體高為標準體長的1.7~2.0,最大體長約10公分左右,屬於中小型的雀鯛類。
西太平,北自琉球南到大堡礁,台灣只分布到南部及離島珊瑚礁區,分布水深2~23公尺。本屬全世界有8種,台灣產2種。
本種魚多半棲息在礁岩斜坡旁的水層中,水深在2~23公尺之間的礁體斜面,單獨居住,多以藻類、甲殼類、浮游動物為食。幼魚通常棲息在礁池。
在台灣南部為普遍常見的種類,幼魚體色鮮艷,是受歡迎的觀賞魚,成魚則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