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問安視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本指向父母請安,並親自侍奉父母進膳食。後以問安視膳泛指子女奉養父母的孝禮。《資治通鑑.卷二四五.唐紀六十一.文宗開成元年》:「溫諫曰:『太子當雞鳴而起,問安視膳,不宜專事宴安!』」
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都就寢安息的時候。《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歙自書表曰:『臣夜人定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欒陽續錄五》:「自此人定恆來,雞鳴輒去。」
桃僵李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李代桃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風雨淒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淒淒,寒冷。風雨淒淒指風雨交加,淒涼寒冷。《詩經.鄭風.風雨》:「風雨淒淒,雞鳴喈喈。」唐.杜牧〈阿房宮賦〉:「舞殿冷袖,風雨淒淒。」
荒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稱晚上三更以前啼叫的雞。並傳說半夜雞啼是戰爭的徵兆。《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史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歷史的書籍。[例]李老師每天雞鳴即起,端坐書齋,勤研史冊。
李代僵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李代桃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饑不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1>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五燈會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禪師》。〔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
起死回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弃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噓唏服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睫,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1>乃使弟子子陽厲鍼砥石2>,以取外三陽五會3>。有閒4>,太子蘇5>。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6>,以八減之齊7>和煮之,以更熨8>兩脅下。太...
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火燃竹,劈啪作響,用以驅鬼。今則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作「爆竿」、「爆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