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孔席不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周遊列國,急欲推行仁道,每至一處,坐席未暖,便又匆忙他去。後形容熱心濟世,奔波勞碌。《文選.班固.答賓戲》:「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跳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動、跳起。唐.韓愈〈送窮文〉:「言未畢,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仆。」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因跳踉大㘚,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
濡沫涸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
首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領袖。《隋書.卷五十.郭榮傳》:「黔安首領田羅駒阻清江作亂,夷陵諸郡民夷多應者,詔榮擊平之。」《老殘遊記》第一一回:「那些南革的首領,初起都是官商人物。」
|
鐵馬金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巨檻2>接艫,鐵馬千群,朱旗3>萬里。折簡而禽廬九,傳檄以下湘羅。兵不血刃,士無遺鏃,而樊鄧威懷,巴黔厎定。 〔注解〕
(1) 弘舸:大船。舸,音ㄍㄜˇ。
(2) 巨檻:巨大的欄杆。檻,音ㄐ|ㄢˋ。
(3) 朱旗:朱紅色的軍旗。
|
憖憖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恭敬的樣子。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
不暇暖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還沒變暖,他也要起身離開了。每天生火煮飯必須用到的煙囪沒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時間極短;席子無法坐暖,表示根本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時間。後來「席不暇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
|
三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文章名。唐.柳宗元撰。分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部分,以寓言隱寓鑒戒之意。
|
憂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悲天憫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爭臣1>論〉(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禹2>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3>,而墨突不得黔4>,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5>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6>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7>人窮也,惡8>得以自暇逸乎哉? 〔注解〕
(...
|
向狐謀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為製裘而與狐謀皮,後來或轉用成「與虎謀皮」。義猶「與虎謀皮」。見「與虎謀皮」條。01.清.黃景仁〈八月十四日夜偕華峰放舟城東醉歸歌此〉詩:「三秋忽作風籜捲,萬事不異泥絮沾。向狐謀裘豈長策,歸來面目青而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