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安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行於耶誕夜晚所唱的一首聖歌。由奧地利牧師約瑟夫摩爾和音樂家佛茲葛汝伯共同作詞譜曲。由於歌詞、曲調優美,至今廣為流傳。[例]我們一路唱著平安夜這首歌,到各教友家報佳音。
|
沒意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長進、沒出息。《洛陽搢紳舊聞記.卷四.安中令大度》:「汝等勿謂此人作沒意智漢,是切言救我,前後似此者多矣。」也作「沒意志」。
|
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眾口。比喻人多而聲音嘈雜。《紅樓夢》第五回:「汝今獨得此二字,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於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眦。」
|
土木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泥土或木頭塑雕的人像。比喻無知無覺的人。《三國演義》第七九回:「汝須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聽讒賊所阻。」
|
氣忍聲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
重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厚的獎賞。《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天子知汝等忠義,久戰勞苦,密詔使汝還郡,後當有重賞。」《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因為潘將軍失卻玉念珠,無處訪尋,卻是他與朋儕作戲,取來掛在慈恩寺塔院相輪上面,後潘家懸重賞。」
|
不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認真。《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河西斗絕在羌胡中,不用心戮力則不能自守。」《三國演義》第四五回:「東吳兵少,反為所敗,是汝等不用心耳!」
|
引經據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但不久即病死。
(3) 制服:在父母喪期中穿的喪服。
(4) 私謚:古時對道德、功勛、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後常由親屬或門生故吏加以諡號,稱為「私諡」。相對於君主封贈的諡號而言。謚,同「諡」。
|
簡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察校閱。漢.王充《論衡.亂龍》:「上古之人,有神荼鬱壘者,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居東海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宋書.卷九五.索虜傳》:「謙之領泰之軍副殿中將軍程天祚督戰,至譙城,更簡閱人馬,得精騎千一百匹,直向汝陽。」
|
大姐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丈夫的母親。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乙集.憲聖不妒忌之行》:「上嘗語憲聖曰:『極知汝相同勞苦。反與後進者齒,朕甚有愧,俟姐姐歸,爾其選已。』憲聖再拜對曰:『大姐姐遠北方,臣妾缺于定省。』」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