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葉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相傳的贊語。《淮南子.脩務》:「稱譽葉語,至今不休。」漢.高誘.注:「葉,世也。言榮疇見稱譽,世傳相語,至今不止。」
白臉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太宗時,魏徵在夢中斬下龍王的頭,龍王便向太宗索命,鬧得鬼哭神號。幸有秦叔寶和尉遲恭全身披掛,把守宮門,才鎮住邪祟。後太宗便將二人的像繪在門上,以代真人守衛,二人乃成為門神。後世遂稱秦叔寶為「白臉兒」。也稱為「白將軍」。
泰山刻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為歌頌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時又刻詔書於背面,相傳為李斯所書。
釣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龍伯國有個巨人,一次就釣起六隻負載五山的大龜。典出《列子.湯問》。比喻舉止豪邁或抱負遠大。唐.李白〈贈薛校書〉詩:「未誇觀濤作,空鬱釣鼇心。」
巴陵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湖南省岳陽縣西南方,下臨洞庭湖畔,相傳為后羿屠殺大蛇的地方。《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七.江南道三.岳州》:「昔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也稱為「巴丘」。
三絕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
飛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古代駿馬的名字。《呂氏春秋.離俗覽.離俗》:「飛兔要褭,古之駿馬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卻走馬以糞車,何惜騕褭與飛兔。」
同歸於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歸於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獨孤及(西元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唐代散文家。獨孤及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儒家典籍為治學方向,長於議論,強調立範誡世,不以詞藻華麗取勝。在〈祭吏部元郎中文〉中,獨孤及悼念猝逝的友人,舉了彭祖與殤子為例。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殤子則是未成年而死之人,兩人活著的時間雖然差距甚大,最後卻都必須歸於死亡。因此在通達生命的智者看來,死亡不過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需要為此感到嘆息。後來「同歸於盡」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同毀滅或死亡。
普庵老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油漆匠所供奉的神。生於徽宗政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相傳曾在空際題名,不用規矩等工具,即能空手作畫。
水草馬明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夫、車夫及騾商的行神。相傳水草馬明王是漢武帝時馬監金日磾,他因封侯,而被管理園圉的人,奉為神祇祭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為水草馬明王的誕辰,當日車夫加倍索費,稱為「乞福錢」,而且車行、馬行以及具養車馬的人家、官府和營伍,都必須設案祭祀,以求驢馬的健壯、繁衍及營業順利。也稱為「馬王」、「水草大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