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9.72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動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
天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海。《南華真經注疏.逍遙遊》:「南冥者,天池也。」唐.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天池之濱,大江之濆。」
帕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裹在額前用以束髮的頭巾。唐.韓愈〈送鄭尚書序〉:「左握刀,右屬弓矢,帕首褲靴,迎郊。」宋.劉克莊〈賀制置李尚書啟〉:「帕首腰刀,庭列諸屯之大將。」也作「帕頭」。
2.裹繞頭部。唐.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帕首。」
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庶子。古代天子、諸侯嫡長子以外的兒子。《禮記.大傳》:「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唐.韓愈〈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其別子趙奢,當趙時破秦軍閼與,有功,號『馬服君』。」
班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位的品級、資格。唐.韓愈〈進學解〉:「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
一視之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視同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文學家韓愈崇尚儒家「仁愛」學說,他在〈原人〉一文裡論述到世間分天、地、人三個部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草木山川,人間有夷狄禽獸。天為日月星辰的主人,地為草木山川的主人,而人則為夷狄禽獸的主人。人既為夷狄禽獸之主,就必須廣施仁道,不分種類、不分遠近,才不失為夷狄禽獸之主。所以聖人看待夷狄禽獸都是同等的,一樣施與仁愛。「一視同仁」就是從文中「聖人一視而同仁」一句摘錄而成的成語,後用於指平等待人,不分親疏厚薄。
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震懾、敬畏。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官。」
一身二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兼任兩種職務。《漢書.卷七二.王吉傳》:「諸侯骨肉,莫親大王,大王於屬則子也,於位則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責加焉。」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一身而二任焉,雖聖者不可能也。」也作「一身兩役」。
多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慶幸。唐.韓愈〈與大顛師書〉:「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倘能暫垂見過,實為多幸。」《水滸傳》第二二回:「端的想殺柴進!天幸今日甚風,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賤斂貴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廉價買進,高價賣出。唐.韓愈〈曹成王碑〉:「王始政於溫,終政於襄,桓平物估,賤斂貴出。」也作「賤斂貴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