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2.75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韫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韫珍生平:字亭玉,號菊籬。女。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孝廉包厚庆女,庄丙照室。年十四即能詩。後承其外叔祖朱秋垞教,詩益工。後其父客死京邸,家道中落,以女红養寡母。嫁庄丙照後鬱鬱不得志,仍依母食貧。觀點:自云:「中年使更憂患人事,有不可言者。」又云:「焚棄筆硯,頂禮空王,發生生世世永不識字之願。」其境遇可知,終以幽憂卒。詩多苦之音。著作:著有《淨錄軒詩詞集》
出死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之轉變,所見的較早文獻是晉代潘岳的〈秋興賦〉。此文是潘岳借秋景抒寫他周旋於官場的無奈,和無法歸鄉的思,其中有一句「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是嘲諷自己看到安樂處,就忘了官場的處處危機,所以才會這樣不顧生死的在此留連忘返。後來「出生入死」就被用來比喻冒險犯難,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
比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比。宋.周邦彥〈虞美人.廉纖小雨〉詞:「一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元.趙善慶〈沉醉東風.氈帳冷〉曲:「比似丹青舊玉顏,又越添眉淚眼。」
4.如果。《董西廂》卷八:「比似他時,再相逢也,這的般,兀的般悶,終做話兒說。」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比似我守辛勤放羊北海,幾時得逞英雄射虎南山。」
這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此、這樣。《董西廂》卷六:「這的般,兀的般悶,終做話兒說。」
氣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腹部脹痛的疾病。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你萬千苦,堆積在悶懷,成氣蠱。」《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那乞僧氣蠱已成,畢竟不痊,死了。」
兜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攬、收拾。宋.趙長卿〈踏莎行.柳暗披風〉詞:「閒俏沒安排處。新來著意與兜籠,身心苦役伊知否。」也作「兜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酒。《文選.左思.蜀都賦》:「觴以清醥,鮮以紫鱗。」宋.沈端節〈念奴嬌.湖山照影〉詞:「餘芳難並,破惟有馨醥。」
連城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與趙國交換和氏璧,故稱和氏璧為「連城璧」。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後比喻價值極高的物品。晉.張載〈擬四〉詩:「佳人遺我雲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
掠是搬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搬弄是非。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折:「你如今掠是搬非,干討得鬼哭神。」
大眼看小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互相覷視。後用來比喻毫無辦法,只好相對發愣。《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清鍋冷灶,柴米也無,女兒淚眼眉,養娘婢女,搬脣撅嘴,大眼看小眼。」也作「大眼望小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