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溺不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見別人溺水而不救。比喻見死不救。唐.皇甫枚《王知古》:「主與小子,皆不在家,於禮無延客之道。然僻居與山藪接畛,豺狼所嘷,若固相拒,是見溺不救也。」
渭陽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比喻甥舅間的情誼。《後漢書.卷二四.馬傳》:「其令許侯思愆田廬,有司勿復請,以慰朕渭陽之情。」
不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文不加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人書寫時,如遇錯字,就在寫錯的地方塗一點墨,表示刪去。所以「文不加點」就表示文章一揮而就,不加以塗改,用來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筆成章,如東漢的禰衡寫〈鸚鵡賦〉時就「文不加點」。禰衡恃才傲物,不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將他送到黃祖那邊。有一次黃祖的兒子黃射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黃射請禰衡即席為這隻珍禽作一篇賦。禰衡答應了,他並在賦中形容自己寫這篇賦時,下筆如飛,沒有任何的錯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將〈鸚鵡賦〉完成了。後來「文不加點」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通篇無所塗改。後來「文不加點」就用來形容人的才思敏捷,筆立成,不需塗改。
矯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而出,用來指人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得不償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不償失」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國若斯其熾也。和熹以女君親政,威不外接。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苟安。或以邊州難,宜見捐棄;或懼疽食浸淫,莫知所限。謀夫回遑,猛士疑慮,遂徙西河四郡之人,雜寓關右之縣。發屋伐樹,塞其戀土之心;燔破貲積,以防顧還之思。於是諸將鄧騭、任尚、馬賢、皇甫規、張奐之徒,爭設雄規,更奉征討之命,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
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政治等的勢力。《韓非子.亡徵》:「大臣兩重,父兄眾強,內黨外,以爭事勢者,可亡也。」《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山,則上有累卵之危。」
報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告憂愁不安的消息。[例]出門在外,不要總是報喜不報憂,遭遇困難的時候要向父母求
方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並車而行。《後漢書.卷二四.馬列傳》:「臨洮道險,車騎不得方駕。」晉.左思〈魏都賦〉:「竦峭雙碣,方駕比輪。」
全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完備無瑕缺。《莊子.天地》:「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而佚廷議戚,自居全德,意者以廉不足乎?」
討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尋求助。如:「為了訓練小朋友獨力學習,老師要求學生必須自己完成勞作,不可以回家討救兵。」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