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3096 ms
共 12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第二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芳蘭校區),1943年兩校再合併為臺北師範學校(南門校區收預科及女子部,芳蘭校區收本科生;日治時期國語學校及臺北師範學校的學籍簿全部移至芳蘭校區,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區)。1945年日本戰敗,本校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1961年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1991年改隸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2005年升格改制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本校創校迄今已逾111年,校史悠久,畢業校友十餘萬人,遍布海內外,於教育、文史、藝術、法政、財經各界,...
|
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珠突出。《左傳.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晉.杜預.注:「睅,出目。」唐.孔穎達.正義:「目大則出見,故云出目也。」
|
軍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事政務。包括軍隊的建立,動員或復員的指導,軍事編制、管制與徵用徵購的實施,以及員額、軍事預算與裝備的獲得等。
|
改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改換商品的包裝。如:「廠商預定投入大筆資金,為新改裝的口香糖做廣告。」
|
內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內之臣,亦指屬下諸侯。《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晉.杜預.注:「天子內臣,不得外交諸侯,故不言使。」《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請為內臣受吏。」
|
跗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軍服。《左傳.成公十六年》「有韎韋之跗注」句下晉.杜預.注:「跗注,戎服,若褲而屬跗,與褲連。」
|
內在的教育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有其連貫性,人類的生活有其連續的過程,而教育目的也有其連貫的歷程,此時杜威提出了一段言論:目的為預見的的結果,起於活動的歷程之內,用以增加活動的意義,指導活動進一步的歷程。也就是說明了他認為教育沒有永恆的目的,目的是產生在生活不廷變化的過程中,是指導我們生活的方針,是人類生活的理想與結果。(註1) 對於傳統目的之批評傳統生活中,常以固定不變的教育目的作為亙久不變的真理,因此提出了幾項批評,傳統的教育目的中,不能在一個情境下,促使我們的智慧產生激發,卻會讓人呆坐在原地,任人指揮;在傳統中,也常常無法與情境發生連結,因此...
|
墨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官汙吏。《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晉.杜預.注:「墨,不絜之稱。」
|
太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平安康。唐.李白〈流夜郎聞酺不預〉詩:「北闕聖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竄遐荒。」
|
難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說不定、難以預測。如:「他什麼時候在家很難說。」、「這件事如果交給他辦,成敗就難說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