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摘句搜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園〉詩一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白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腿裡部的肉。《禮記.檀上》:「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唐.孔穎達.正義:「云白肉,股裡肉者,以股裡白,故謂之白肉,非謂肉色白也。」
褻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近得寵的臣子。《禮記.檀下》:「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
雷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1)彈撥樂器。稱唐代雷儼、雷威、雷霄等名匠所造的七弦琴為「雷琴」。(2)擦弦樂器。銅製琴筒,前口蒙蟒皮,琴桿與弦軸為硬木製成,張弦兩根,五度定弦。以馬尾拉奏。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
蠻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南唐.馮延巳〈更漏子.金剪〉詞:「金剪刀青絲髮,香墨蠻牋親劄。」宋.陸游〈漢宮春.羽箭雕〉詞:「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牋。」也作「蠻箋」。
彈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拳術。相傳此拳出自河南潭家溝;一說為山東龍潭寺和尚所創。是北派拳術的一支流派。注重練腿,尤多彈射、彎曲、蹬、踢等動作;出腿時迅猛異常,有如彈激射而出,所以稱為「彈腿」。也作「潭腿」、「譚腿」。
漁獵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濟史上的一個階段。居畜牧時期之前。此時人類發明網罟矢,取魚介禽獸等為食料。
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中的旁白。也作「背」、「背躬」。
鈚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箭頭寬薄,箭桿長的箭。《水滸傳》第六八回:「左手拈起雕,右手急取鈚箭,搭上箭,拽滿,望著曾塗射來。」《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權遂取金鈚箭一枝,折之,設誓曰:『朕若負前盟,子孫絕滅!』又命使齎香帛奠儀,入川致祭。」
打背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表演時,演員欲表現內心想法,即背對他人,面向觀眾獨自唸白,稱為「打背公」。後指私下從中取利。《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這分田全然是我來說的,我要在中間打五十兩銀子的『背公』,要在你這裡除給我。」也稱為「打背」、「打背」、「落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