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的牙齒。由於馬的牙齒隨年齡而添換,所以看馬齒便可知道馬的年齡。《穀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後為自稱年的謙詞。北周.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詩:「猶憐馬齒進,應念節旄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串錢的繩索,泛指錢幣。《玉篇.系部》:「繈,錢貫也。」《管子.國蓄》:「適凶,則市糴釜十繈。」《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千室之邑必有千鐘之臧,臧繈百萬。」
沒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潛水的人。宋.蘇軾〈日喻〉:「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而能涉,十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
不識時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時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載,東漢的張霸是一個很有才學的文人,他七時就能通曉《春秋》,博聞強記,學問過人,又能孝順父母,待人謙和,在當時的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因此張霸被舉為孝廉,屢獲升遷,最後成為侍中。當時政權落入外戚鄧氏手中,虎賁中郎鄧騭(ㄓˋ)是鄧皇后的哥哥,地位顯赫,有權有勢,是眾人巴結討好的對象。鄧騭聽說了張霸的良好聲名,便想要與他結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張霸對鄧騭沒有好感,總是設法避開鄧騭,對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張霸不知變通,以致失去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後來「不識時務」被用來比喻不知利用時運以求通達;也...
天中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端午節的別名。參見「端午節」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忽見有一個承局打扮的人,來到堂前,口裡道:『本府要排天中節。』」《事物異名錄.時部.五月》:「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
2.道教稱正月初一。《事物異名錄.時部.正月》:「道書正月一日為天臘節,又曰天中節。」
天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體的運行,自然變化的規律。如:「科學博物館展出的這幅天行圖示,讓參觀的民眾知道古人對四季變化的理解。」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干戈動地來,橫禍事從天降,……感得這些天行好纏杖。」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夫天行不能無差,況鬼神乎?」
娶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迎娶女子為妻。《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文明小史》第二十一回:「其時何自立已二十多了,尚未娶妻,不免客居無聊,動了尋春之念。」
白髮銀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年華老去,髮鬚皆白的樣子。如:「無情月的流逝,使得他看起來白髮銀鬚,老態畢現。」
屠蘇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酒。以屠蘇、山椒、白朮、桔梗、防風、肉桂等藥草調製而成。相傳於陰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後長飲之,可避邪、除瘟疫。南朝梁.宗懍《荊楚時記.正月》:「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也稱為「屠蘇」、「酴酥」。
暖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日取暖禦寒的火爐。唐.白居易〈除夜對酒〉詩:「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爐眠。」唐.魚玄機〈訪趙鍊師不遇〉詩:「暖爐留煮藥,鄰院為煎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