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吐氣揚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揚眉吐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朝宗是唐玄宗時的一名官員,因為曾任荊州長史,人稱「韓荊州」。他十分樂於提拔後進,經常向朝廷推薦有能力的年輕人,當時的讀書人都希望能進入他的門下,期盼有朝一日為朝廷所用。唐代有名的詩人李白也和其他人一樣,希望能受到韓荊州的重視,於是毛遂自薦,寫了封自我推薦的信給他,說韓公地位崇高,聲譽極佳,大家都以韓公的評價為用人標準,所以表明自己有心效力,希望韓荊州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揚眉吐氣」,擺脫抑鬱許久的境況,有得志顯貴的一天。後來「揚眉吐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擺脫長期壓抑後的暢快神情。
|
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領導1.1 意義2 領導的研究方法2.1 心理學研究法2.2 社會學研究法2.3 權變研究法3 參考資料 領導 意義就領導一詞而言,係指「引導」或明示工作方向的意思,亦即引導團體成員們意起朝向目標的方向邁進,期許組織成員們能達成共同的目標。然而領導的真正定義為何,各專家學者卻抱持著不一樣的看法。舉例而言,Bennis認為「領導就如同美女一般很難將它加以定義,但是當你一見到他時就知道了」。Martin M. Chemers則另外提出一個典型的...
|
鐃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古代銅製擊樂器。形制相似,而稍有區別。圓形,中間有凸起部分,每付兩片,演奏時兩片相擊發聲。但鐃和鈸中間凸起部分,大小不同,鐃的凸起部分小、而鈸的凸起部分大。在音質上,鐃發音較響亮,餘音較長;鈸發音較渾厚、餘音較短。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十番鑼鼓,在配器上充分利用鐃和鈸各自的特點,造成豐富的音響效果。現在的鐃和鈸已發展成多種形式,是各種戲曲和秧歌舞的重要伴奏樂器之一。在吹打樂隊中,特別在十番鑼鼓的合奏中扮演重要角色。
|
民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主權屬於全體人民的政治體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監督政策運作。
|
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古代金屬擊樂器:(1)青銅製,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用以止息擊鼓。《周禮.地官司徒.鼓人》:「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漢.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2)銅製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清史稿.卷一○一.樂志八》:「鐃,笵銅為之,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
同氣相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相同性質的事物互相感應。語出《易經.乾卦.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後比喻志趣相同的人很投合,自然結合在一起。明.朱權《荊釵記》第五齣:「解綬歸來為至友,果然同氣相求。」也作「同類相呼」、「同類相求」。
|
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春秋時代諸侯以卿統軍,故卿通稱為將軍。戰國時始為武官名。漢代置大將軍、驃騎將軍等。臨時出征的統帥則別加稱號,如樓船將軍、材官將軍。魏晉南北朝時,將軍名號很多,職權各不相同。唐代的將軍為環衛之官和武散官。宋、元、明多以將軍為武散官,而殿廷武士亦稱為將軍。清代的將軍為宗室爵號之一,或為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和臨時出征的統帥。目前我國武職高級將官統稱為將軍,分為一級上將、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四級。
2.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稱為「將軍」。後亦比喻為受制於對方。
|
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以一條無形的線作軸,若在其上下或左右排列的形象完全相同,就稱為「對稱」。[例]這棟建築的結構是左右對稱的。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不怕死,為何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用以表示對虐政所提出的警告。當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時,雖有嚴刑峻法,也無法對人民產生制約的力量。《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專名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標點符號。其形式為一直線,用於專有名詞,如國名、地名、人名、朝代名等。也稱為「私名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