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齋戒時,浴後所穿的衣服。《論語.鄉》:「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有明衣布。」
依本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翰苑。穀自以久次舊人,意希大用。建隆以後,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聞望皆出穀下。穀不能平,乃俾其與,因事薦引,以為久在詞禁,宣力實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2>笑曰:「頗聞翰林3>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4>耳,何宣力之有?」穀聞之,乃作詩,書於玉堂之壁5>,曰:「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益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
僑選代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舉國會議員時,依規定所選出的僑居國外的國民代表。我國是藉由政比例代表制選出,並非直接由海外僑民選出。
法西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拉丁語Fasces的音譯,原意為古羅馬執法官吏的權力標幟。今特指主張極權軍事統治的極端右翼思想。一戰期間由義大利墨索里尼創立執行,也影響二戰期間的德國納粹等政權,並廣指各種極權統治政體與方式。
根深蔕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根深蒂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深蒂固」原作「深根固蔕」。比喻根基堅固,不可動搖。這句成語出自《老子》第五九章。老子認為:修身養性,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愛惜精神和智識而不耗散,將天早就賦與的德,再不斷加以累積。德越積越厚,就沒有事不能克服。事事都能克服,就無法測度他的極限,力量大到無法測量,就可以治理國家。掌握治國的根本,就能夠使國家長治久安。這就是將根札深,穩固基礎,持久長生的道理。後來「根深蒂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根基堅固,不可動搖。出現「根深蒂固」的書證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他們做得興頭的,都是有根基,有腳力,親戚滿朝,羽四布,方能夠根深蒂固。」
眾怨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眾口交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人一齊用言語攻擊。《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傳》:「言陛下召應熊,必因其秉國之日,眾口交攻,以為孤立無,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聯。」
投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學時,與人入山取木,謂欲遠學,試投斧於高木上,斧果高掛,因之入長安受學。典出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九七.好學.投斧受經注》。後以投斧比喻決心向學。南朝梁.簡文帝〈求寧國臨城二公入學表〉:「鄒魯之鄉為貴,下帷投斧,昔人以為精力。」
來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或動作到來的氣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是伶俐的人,看見來勢,已自瞧科在眼裡。」《文明小史》第三二回:「陶起見他們來勢凶猛,只當是馮府的救兵,對面認清,才知是倪二麻子一。」
五日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日京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敞與蕭望之、于定國相善。始敞與定國俱以諫昌邑王超遷。定國為大夫平尚書事,敞出為刺史,時望之為大行丞。後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國後至丞相,敞終不過郡守。為京兆九歲,坐與光祿勳楊惲厚善,後惲坐大逆誅,公卿奏惲友,不宜處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獨寢不下。敞1>使(卒)〔賊〕捕掾2>絮舜3>有所案驗4>。舜以敞劾5>奏當免,不肯為敞竟事6>,私歸其家。人或諫舜,舜曰:「吾為是公盡力多矣,今五日京兆7>耳,安能復案事8>?」敞聞舜語,即部吏收舜繫獄。是時冬月未盡數日,案事吏晝夜驗治舜,竟致其死事。舜當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