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8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由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自由泳 ==   游泳項目之一。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自由泳不受任何姿勢限制,爬泳速度最快,爬泳也就成為自由泳的一姿勢。爬泳動作像爬行,即雙臂輪流劃水和兩腿上下交替打水。這種姿勢結構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勻,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省力的一種游泳姿勢。  自由泳的基本技術特點是,人體俯臥水中,頭肩稍高於水面,游進時軀幹繞身體縱軸適當左右滾動,兩臂輪流劃水推動身體前進。手入水後劃水路線呈S形,呼吸與劃水動作協調。當臂用力劃水時,利用水流在頭兩側形成的波谷吸氣。  五○年代以前,游泳運動員都非常重視兩...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旌直臣之意,又相萬也。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2>陛下納諫之旨乎?殫3>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以直詞4>,昧死5>上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2) 副:符合、相稱。 (3) 殫:音 ㄉㄢ,竭盡。 (4) 直詞:毫無隱諱的話。 (5) 昧死:冒昧而犯死罪。為臣子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參考資料〕 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臣仰惟陛下深維天下之大本,立儲宮以安社稷,置僚佐以輔導之職,真一代之盛典也。臣偎以庸陋,備員其間,且得執經,從容以侍。承華千載,榮遇非所宜得。思欲殫智竭慮,以稱陛下任使之意,補...
紙黏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紙纖維為主要原料的黏土。可捏成各種人物、動物及器物造型,作法是以黏土捏成心目中的造型後,以水撫拭,使其光滑,且放置在室內陰涼處,待其自然風乾,再以水彩或廣告顏料塗上適當的顏色,最後塗上亮光漆,即可永久保存。如:「他用紙黏土捏了一隻肖的小白兔。」
救過不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來不及補救過失。《戰國策.秦策二》:「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積怒之日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醜夫乎?」《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太史公曰》:「九卿碌碌奉其官,救過不贍,何暇論繩墨之外乎!」也作「救過不給」、「救過不暇」。
天相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無妨;若楚王暴虐淫亂,楚國本身就將拋棄他,那麼還會有誰來跟我們爭戰呢?」在此,司馬侯所說的「晉、楚天所相」,是說晉、楚兩個大國要由誰來統率天下,必須依憑天意來決定。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吉人天相」,用來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一代儒宗-熊十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督府參謀。後慨然棄政向學,以探討人生的本質、增進國民的道德為己任。1922年在南京從歐陽竟無學佛教識學,並和柳詒徵、湯用彤等人交遊。後逐漸離開佛教識學,形成自己的一套觀點。抗戰時期,繼續著述講學。抗戰末期出版的《新識論》語體文本和《讀經示要》是他的思想成熟、體系完成的標誌。1949年後,繼續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原儒》、《體用論》、《明心篇》等。1968年5月23...
估計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教室長度,則可利用步伐的長度進行衡量。(註1) 估測秘訣1. 定期討論:使得學生了解估測的結果並非一,因此鼓勵利用不同的方法去進行衡量。2. 估測範圍:老師應提供一個合理的估測範圍,以鼓勵學生進行多重的實驗,對於長度方面,理想範圍於十個百分點::內,而重量或體積方面,則為三十個百分點。3. 實測檢驗估測:在進行估測活動時,老師可採取分組活動的方式,且應安排其中兩三組進行估測的動作,而另外兩三組則進行實測的步驟,並且可進行互換的動作,以讓學生自行運用實測來檢驗估測的準確性。(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估計測量英文關鍵字...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屬三十六人,趁酒酣時候,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固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赴湯跳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泛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心論的一派。指一切物質均藉著精神而活動,宇宙全體,即使是最小的一部分,也有心的一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