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沈鴈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沉魚落雁」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
探淵索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深淵底下探取寶珠。比喻努力探求事物的真理。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九.淮南王八公篇》:「若王必見少年,則謂之有道,見垂白則謂之庸人,恐非發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
|
常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時的態度。《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清.薛福成《庸盦筆記.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後,柏存舉措言語,頗改常度。」
|
天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定的爵秩。《書經.皋陶》:「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
眉頭不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悶的樣子。《新五代史.卷二四.郭崇韜傳》:「郭崇韜眉頭不伸,常為租庸惜財用,陛下雖欲有作,其可得乎?」也作「眉頭不展」。
|
顯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勢顯赫的官員。《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尚書顯官皆出庸伍。」《三國演義》第三回:「後又結託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也作「顯宦」。
|
如釋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釋重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魯國的國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紀輕輕的就即位了,但卻整天嬉戲無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事的治理上,昏庸無能。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魯公的家族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時,三桓聯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齊國。後來又到了晉國,晉君把他安置在乾侯這個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魯國幾乎七年沒有國君。當初昭公在出走時,先居於鄆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鄆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潰亂。因此《穀梁傳》形容昭公離開鄆城出奔到晉國,對鄆城的人民來說,好像放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樣。後來「如釋重負」被用來形容像放下重擔那樣輕鬆...
|
財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庫的財源。《禮記.中庸》:「來百工,則財用足。」
|
同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共同穴居。《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杜篤》:「於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飲之國。」晉.左思〈魏都賦〉:「搉惟庸蜀與鴝鵲同巢,句吳與鼃黽同穴。」
|
燕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燕群。比喻平庸之輩。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鍾六月〉:「三千年之獨鶴,暫逐雞群;九萬里之孤鵬,權潛燕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