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賣弄小明,不老實。《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出》:「沒瞞過我,實是你災。隱僻處直是會打乖,誰頭髮剪落便有人買?」
拿三道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猜數字的遊戲。比喻瞎猜。《野叟曝言》第五六回:「咱只會隔猜、劈面相,拿三道五、聞一知十,摸量著不是個明人。」
聲叫聲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喚必應,有問必答。《西遊記》第三○回:「說你還是個明伶俐之人,常時聲叫聲應,問一答十。」
精悟玄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微妙深奧的事理,有精深敏的判斷與領悟能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好個李判官,精悟玄鑒,與夢語符合如此。」
敢則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定是、顯然是。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則俺那小哥哥,從幼兒便有志節,端的那頑劣處並無些,敢則是天生的俊。」
樂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水滸傳》第四九回:「原來這樂和是個明伶俐的人,諸般樂品,盡皆曉得,學著便會。」
繃扒弔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行剝去衣服,以繩索捆緊,吊起來拷打。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並無明正直的心腹,盡都是那繃扒弔拷的招狀。」也作「繃扒吊拷」。
飛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聽到很遠的聲音,採納各種言論。南朝梁.武帝〈求言詔〉:「百辟無沃心之言,四闕飛耳之聽。」
勃騰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激動的樣子。《董西廂》卷二:「法覷了,勃騰騰地無明發。」也作「不登登」、「不鄧鄧」、「不騰騰」、「撲登登」、「撲鄧鄧」、「撲騰騰」。
熬頭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時間忍耐後的收穫。如:「你現在雖然日子苦了點,但是孩子明健壯,將來總有個熬頭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