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3) 經略招討使:掌管招撫討伐事務之官。經略,唐始設,後多以節度使充任。宋置經略安撫司,掌兵民之事。明代於用兵時特置,權任極重,在總督之上。清初亦曾設有此職,中葉以後則廢。招討使,唐始設,有兵事暫置,宋多以大臣充任,元多置於邊塞,明為士官武職。 (4) 元昊:趙元昊(西元1103∼1148),西夏開國君主。李繼遷孫,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賜趙姓,故稱為趙元昊。雄毅大略,不甘臣服於宋,遂稱帝,建國號夏。宋伐之不能克,乃封為夏國主。曾訂定官制、軍制、法律及創制西夏文字。卒諡武烈皇帝,廟號景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古代主管監察或事務的官員。如:「祕書監」、「廷尉監」、「少府監」。
掌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掌管商店、客棧中的事務。《文明小史》第三回:「幸虧店裡一個掌櫃的人極機警,自從下午風聲不好,他便常在店前防備。」
2.商店、客棧中總管事務的人。《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進去了,央告錢莊上的掌櫃,勸湘蘭回去,明天必有下文。」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止與漢人往來的政策,視之為化外之民,長期以來並無對人民、土地行使管轄主權的觀念,當原住民涉及外交事務談判時,清廷屢屢應對失措。 二、日本政府明治維新後的野心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迫上表「大政奉還」,結束江戶時代。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於是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主張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但征討朝鮮半島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日本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參議西鄉隆盛等征韓派官員下野。日本朝廷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也有學者認為,日本政府「出兵台灣」並...
閒話家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聊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務。如:「每當下班回家後,他都會和母親閒話家常。」
癱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事務無法正常運作。[例]這條道路每逢尖鋒時間就嚴重塞車,交通幾乎為之癱瘓。
台北市立松山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78人、研究所四十學分進修結業35人、學士23人,平均年齡約40歲。 校徽 教學單位國際貿易科會計事務科商業經營科廣告設計科資料處理科室內設計科體育班綜合職能科 校史本校創於民國三十五年,原名為「台北市松山初級中學」,即本校之前身,專收夜間班,假松山國校教室上課,由松山國校王校長子榮先生兼任校長。三十六年改制為松山初級商業學校,試辦商業職業教育,三十七年則開始招收日間部。民國四十年,本校奉教育廳令,將台北市之松山、太平、老松及西門四校合併為台北市立初級商業職業學校,由陳光熙先生任校長。夜間部學生則借松山國校上課,同時夜...
淮橘為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淮南的橘樹一到淮北就變成了枳樹。 出處周禮。考工記。序:[橘逾淮而北為枳....此地氣然也。] 用法比喻環境變了,事務的性質也變了。 例句環境影響人的學習至為鉅大,淮橘為枳,我們怎能掉以輕心。 同義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反義出淤泥而不染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大功告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鉅、偉大的事務完成了。《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那失迷的失迷不了,那隱瞞的隱瞞不住了,這件事可就算大功告成了。」也作「大工告成」、「大功畢成」。
知難而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中軍副將先縠(ㄏㄨˊ)不同意,主張追擊楚軍,上軍主將士會勸他說:「一個國家若是德行、刑罰、政令、事務、典章、禮儀都具備,那就不應與他為敵。楚國現在正是這樣,我們如何能與他為敵?何況,看到有可乘之機就前進,看到形勢不利就先退卻,如此才是用兵之道啊!」士會的這番話,其中也用到「知難而退」一語,在《左傳》的這兩個篇章裡,此語所表述的都是一種戰略運用。後來「知難而退」則被用來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