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93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休等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國語.周語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而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他當時雖然年紀輕,但卻為人忠厚,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走他鄉,對於晉國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總是跟著感到悲傷;而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單襄公看得出來孫周是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
打魚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寫蕭恩與其女桂英捕魚為生,受當地惡霸勾結官府勒索的痛苦,被迫起而抵抗,最後終除惡霸,一家潛逃他鄉的故事。也稱為《慶頂珠》、《討漁稅》。
避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避亂而遷居他鄉。《後漢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許劭》:「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京國亂離,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滿面堆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臉洋溢著笑容。《文明小史》第五二回:「今番見他到來,真如神童詩上所說的『他鄉遇故知』了,滿面堆笑,站起身來。」
旅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寄食他鄉作客。有客處的意思。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故捨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升之祿。」宋.戴復古〈秋夜旅中〉詩:「旅食思鄉味,砧聲起客愁。」
勒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制壓迫。如:「他不堪地方上惡豪的勒迫剝削,只好出走他鄉。」
荒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災荒而收成減少。《西遊記》第三七回:「想必是你不慈恤萬民,既遭荒歉,作麼就躲離城郭?」《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荒歉之歲,六科未收,上司發下明文,著居民分房減口,往他鄉外府趁熟。」
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故鄉。唐.李白〈梁園吟〉:「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唐.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詩:「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
偶句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偶句式,以二句對二句。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鋪謀定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定計策。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我則怕他用心機,敢可兀的鋪謀定計。」《醒世姻緣傳》第一三回:「你還要鋪謀定計,必定叫我遠避他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