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309 ms
共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求劍刻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注解〕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處。
(5) 惑:困惑。
|
飽和單位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入水中的土壤,其空隙被水分所填滿,此時土壤的單位體積重量便稱為「飽和單位重」。
|
吃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船身入水的深度,為吃水深度之簡稱。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同一船舶亦因不同載重量及所處水域的鹽度,吃水深度有所不同。
|
插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植物的枝條斜切,插入水中或土壤中,保持適宜溫度,使其生根成長的繁殖方式,稱為「插枝」。如柳、菊等皆可應用此法繁殖。也稱為「插條」。
|
水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被激動而起的水泡。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詩:「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
|
如魚在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魚得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魚得水」是一句來自於生活體驗的成語。魚是無法離開水生活的,所以將魚放入水中,才能得其所哉。這句成語可以用作許多比喻:例如用魚於水中之姿來比喻用筆之法的靈活,秦代李斯〈用筆法〉就有「如游魚得水」的說法。這可能是文獻上較早出現的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
|
救生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船上救生設備。供船舶遇難時,落水人員乘坐求生。傳統式救生筏,一般是以鍍鋅鐵板製成的環形水密空氣箱,存放於船邊特設的架子上,同時能利用本身重量落入水中。近代用橡樛布製成的充氣式救生筏,重量輕,占位小,可折合儲存,拋入水中即可自動充氣成形。
|
猶魚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魚得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魚得水」是一句來自於生活體驗的成語。魚是無法離開水生活的,所以將魚放入水中,才能得其所哉。這句成語可以用作許多比喻:例如用魚於水中之姿來比喻用筆之法的靈活,秦代李斯〈用筆法〉就有「如游魚得水」的說法。這可能是文獻上較早出現的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
|
放水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佛教、道教普度前夕,招引水中孤魂的民俗儀式。相關習俗在佛教傳入前,從未見於中國古代文獻,到了唐代才開始出現,一般認為應與佛教的引入有關。到了明代以後,則逐漸普及於民間。尤其是佛教的僧侶會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時放水燈,以照亮冥路,讓水中的鬼魂和餓鬼,來接受施捨。「放水燈」的節俗在臺灣多和普度儀式結合,除了在中元節會放水燈外,有些地方在建醮時,也會在普度前放水燈。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