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9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九死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漢武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作者不詳,舊題漢班固撰,然或為六朝文士偽作。內容敘述漢武帝生平瑣聞雜事。全文已亡佚,但唐宋人書中偶有引文。
國家安全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政府為取代臺、澎地區原有的戒嚴令,確保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安定而制定的法律。全文共十條,並訂定施行細則,於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正式施行。縮稱為「國安法」。
自敘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釋懷素書寫的狂草帖。成於唐代宗廣德十二年(西元七七七年),共一百二十六行,六百九十八字。全文自述生平事跡,運筆縱橫遒勁,神采宕逸,被後世視為珍寶。
起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八股文中,破題、承題之後,有總論一段,概說全文,作為議論的開始,稱為「起講」。也稱為「原起」。
萊子侯刻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隸的石刻。王莽天鳳三年(西元16)刻,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在山東鄒縣出土,今存鄒縣孟子廟。文分七行,每行五字,全文三十五字。書法蒼勁質樸,極具風骨。用筆直線多,曲線少,轉折處都露方角,字體呈橫勢,雖為古隸,而八分書之波勢,已略見端倪。
導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篇比較長的報導開頭,用簡短的話先介紹最主要的大概內容,揭示主題思想,以便引導讀者進一步閱讀全文。如:「在這篇報導中,那段導語寫得極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